健康話題/血壓3C自我管理

  • 2024-10-02

參考資料: 722健康舞(安心亞722健康舞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4M_WDISCy0

參考資料: 722健康舞(安心亞722健康舞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4M_WDISCy0

聰明量血壓保護心健康(衛教影片)

聰明量血壓保護心健康(衛教影片)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負擔排名的首位。依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受年齡、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影響。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

 定期量血壓是高血壓防治的基本功,血壓自我管理不容忽視。掌握以下三個簡易步驟,就能輕鬆做好血壓3C(Check規律測量、Change改變習慣、Control控制血壓)自我管理:  

 一、記得定期量血壓

 血壓的測量正確與否,差異很大,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以居家血壓量測取代過往診間血壓量測作為高血壓的診斷,因為民眾到醫療院所測量時受到醫療環境與白袍症候群的影響,血壓就不自覺飆高,認為居家血壓更能有效代表真正的血壓狀況。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呼籲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更應該從年輕起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並利用紙本或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紀錄血壓數值,除可自我監測血壓變化情形,亦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做為治療依據。

 國民健康署提醒所有民眾應了解自己的血壓值,並注意:

 ◎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1次血壓,如果血壓低於120/80 mmHg,可維持每年至少量1次血壓。

 ◎ 如果您的血壓範圍在120/80~130/80 mmHg之間,建議應立即改善生活型態如:戒菸酒、減重、規律運動、養成低鹽、少油、多蔬果之健康飲食型態與習慣,並尋求醫療人員評估後續血壓變化情形。

 ◎若您的血壓超過130/80 mmH-g,建議您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避免後續心臟病或中風發生。

 居家血壓量測及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血壓掌握自己血壓的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二、健康生活型態不可少

  在日常生活上,更要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如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三、按時吃藥要記牢

  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

  高血壓治療目標值依罹患慢性疾病種類及年齡層不同,會有所差異。一般民眾仍建議至少維持在血壓值140/90 mmHg以下,對於罹患慢性病及老人族群,血壓控制則更為重要,除落實良好生活習慣外,更需遵循醫囑服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針對個人合適的血壓值控制範圍建議仍遵循醫師專業諮詢。

     此外,時序進入秋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呼籲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 記下時間快送醫」,避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資料來源:連江縣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