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的視力隨著年紀增長開始出現退化,如近距離的辨別力下降(老花眼)、水晶體透光度降低(白內障),睫狀肌萎縮,視網膜血管壁變薄、感光及感色細胞退化,視野變小,夜間視線不明,顏色辨別力差,深度判斷力下降,對反射光線敏感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長者的活動、學習、甚至安全。
在適當明亮的光線下合適的顏色使用,不僅可令長者心情愉悅,還可增加獨立的功能,並預防事故傷害跌倒。為了營造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善用顏色對長者的意義,更有助增加獨立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一、不同長者的色彩偏好差異很大,環境用物選用長者喜愛的顏色。
二、長者較偏好明亮或是鮮豔的色彩,有助於他們辨識並幫助記憶及聯想。例如可利用生活用品類別與色彩的配對,確認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再利用色彩聯想的方式,減緩長者記憶的負擔,讓他們在找尋物品時,可以更容易找到物品的位置。
三、有邊界及對比的顏色讓長者更容易辨識方向、適應生活、獨立完成工作,有助提升他們自由與尊嚴的感覺。
四、由於水晶體渾濁變黃,會選擇性的吸收藍光,造成老年人對藍色的鑑別能力比對紅、綠色鑑別能力下降更明顯,因此重要元素避免使用藍色。利用色塊區分顏色時,應避免將容易產生辨色障礙之紅、綠、藍等色相鄰。
五、利用顏色進行空間的區隔具有多項功能,例如臥房可以選薰衣草的紫色或藍色,它帶來寧靜的感覺,可以促進長者獲得充份的休息。在餐廳使用溫暖的紅色或是橘黃色等明亮色彩,對於長者有刺激食慾的作用。不同的空間顏色有助於失智長者定位及記住自己所處的地方。
六、使用對比的顏色有助長者,看到物品的輪廓界線,辨識用物,適應生活。長者家居環境色彩安排的改善參考要點:
一、衛浴
◎衛浴地面容易潮濕處宜有明顯邊界標示,或是在易濕處採用不同材質及顏色以警示。
◎衛浴地面避免過多花俏之深淺色塊拼接,以免造成地面高低起伏之誤判。
◎衛浴設備之色調選擇應利用色彩明暗之特性,提升目標物件,例如馬桶,面盆之色彩,與牆面之顏色。
◎做出區隔,以利清楚辨識物品位置,正確使用。
◎如有門檻,其顏色宜與地面做區隔。
二、餐廳、房間
◎食器與餐墊之顏色搭配宜採對比色,方便長者辨識拿取(如: 筷子、湯匙)。
◎置放於地面之傢俱(例如:桌子、櫃子、座椅等)應與地板顏色區分。
◎必要時桌面鋪上可加強與桌面物件區別之桌巾。
三、公共區域
◎門扇之顏色選擇應與把手、門鎖之顏色做區隔,把手位置宜安裝至明顯可見的地方。
◎出入口處如果無法維持平坦,有高低落差,應加深邊界顏色。
◎梯級鼻端標示出與梯級踏面對比鮮明之邊界線,色彩採容易辨識不複雜的設計。
◎燈光開關、插座面板採與牆面對比分明之顏色,方便尋找與使用。
四、光線
◎室內採用間接光,利用避免光源直射眼睛的燈具,可柔和化空間。LED燈泡雖省電,但容易有眩光,選擇可避免眩光的LED燈泡。
◎室內光線明亮度,以白光(LED)燈或日光燈照明為佳,流明500勒克斯,黃光視覺感差。
◎通路走廊之燈光配置,亮度適宜,流明150勒克斯以上。
◎燈光控制可採可調控式照明,以增加舒適度。
◎在需要指示方向時,可針對環境情況部分照明設計引入局部光源,而進行導引,例如走道感應燈。
◎空間轉換時若光源明暗不均,會讓長者產生困擾,確保長者居家活動的空間亮度一致。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網站)
健康話題/高齡友善的居家環境-顏色的使用
-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