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無牌車查報應持續且擴大

  • 2024-08-02

 根據環資局統計,今年7月1日至7月28日期間,四鄉五島共查報無牌廢車汽車17輛、機車14輛,但完成拖吊的僅有汽車2輛及機車5輛,顯示查報率與實際執行拖吊率之間有落差,這其中就牽涉到相關作業要點的限制。要大幅改善本縣廢棄無牌車的問題,應從根本的法令面著手,再透過相關單位配合落實才能達到提升縣內整體環境的目標。近年來馬祖地區因為經濟發展及建設推動,進口的各類型車輛數量大增,經過時間的推移,所謂的報廢車自然也會跟著增加。廢棄及無牌車影響既有停車空間以及衝擊道路社區景觀等問題必須重視,縣長王忠銘不久前特別在主管週報上指示環資局會同警察局、交旅局及監理站等單位,加強無牌廢車的聯合稽查、通報、公告及拖吊作業,以提升縣內環境品質。現階段地區整頓廢棄車輛必須透過各單位分工,當監理單位查報逾期而拔牌車輛後,環保單位再進行公告查報,在法定時間內無人認領才進入拖吊作業,而造成查報率與實際拖吊率差距過大的主因就在公告期,許多車主在公告期屆滿前將車輛移往它處並自行撕毀公告,以致先前的法定公告流程白走一遭。

 為此,環資局已針對相關作業要點進行重新擬定及修正,並將在近期召開要點修正會議,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廢棄車輛的清理流程,旨在提高廢棄車輛處理的效率。期待這一次的要點修正能切正問題的核心,讓廢車查報作業能快速展現政府行政效率,符合社會大眾的期望值。馬祖四鄉五島均存在無牌車的問題,而同時間各島又面臨停車空間不足的困擾,突顯無牌及廢棄車清理的迫切性與重要性。根據環資局公布的數字,今年一至七月與去年同期相較,不論是查報率還是實際拖吊率都有成長,但這些數據與民眾實際的感受仍有些許落差,因為在街道及馬路空地仍可輕易發現無牌車輛,且大部份無牌車從外觀上研判是無法使用的。

 無牌廢棄車輛影響馬祖整體環境甚鉅,而環境的整齊清潔又是馬祖發展觀光的核心價值,各界應支持政府擴大查報廢棄車輛的政策,共同來推動馬祖整體環境的整潔有序。各鄉島車輛成長快速是表現地區經濟發展的動能,但如果管理不善,過多的車輛對於環境維護、交通秩序和社會安全都有負面的影響。其次馬祖地小島散可用空間不多,政府除了要加強報廢車輛查報作業外,更重要的是增加拖吊後報廢運台的回收作業頻率,要讓查報無牌廢車績效彰顯,從鄉到縣乃至於中央有關單位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