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寶《回.聲-皮影戲的跨域藝術》特展 高雄展出

  • 2024-07-21

 出身馬祖的攝影師陳敬寶,搭配新媒體藝術家吳修銘,推出《回.聲-皮影戲的跨域藝術》特展,展期至明(2025)年6月1日。(圖:陳敬寶、陳玉蟬)

 出身馬祖的攝影師陳敬寶,搭配新媒體藝術家吳修銘,推出《回.聲-皮影戲的跨域藝術》特展,展期至明(2025)年6月1日。(圖:陳敬寶、陳玉蟬)

 【記者黃沛宣報導】出身馬祖的攝影師陳敬寶,搭配新媒體藝術家吳修銘,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邀請下,自7月4日至明(2025)年6月1日,在高雄市皮影戲館特展室推出《回.聲-皮影戲的跨域藝術》特展,日前舉辦開幕式。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瑞儀教育基金會、永興樂皮影劇團、高雄皮影戲劇團、東華皮影戲團、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簡美玲、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李文環,與長期推廣皮影戲的學校、關心在地發展的文史工作者等,皆到場祝賀致意。

 作品獲得國立台灣博物館收藏的陳敬寶,延續其攝影專題「迴返計畫」,邀請僅存的幾個皮影劇團的藝師與國中小學研習皮影戲的學生為對象,穿越「當下」與「過去」的時空,迴返於世代之間的經驗和記憶連結,追尋皮影傳習者的記憶,透過與記憶有著緊密內在聯繫的攝影,重新演出、拍攝並重現受訪者當年的場景與呈現現今的肖像。他嘗試跨越多重文化與時間的藩籬,結合皮影戲與編導式攝影,追索三個世代皮影師們的記憶、追逐光影的感動與初心。

 陳敬寶表示,皮影戲和攝影都和光影相關,皮影戲是光與影的顫動和模式,攝影凝定光影也同時凝定記憶,藉由原始的針孔攝影方式,重新建立與感受另一種光與影的切身體驗,希望透過影像,看到皮影戲藝師三個世代的初心與一路以來的堅持。他邀請民眾以新的思維,實際走訪皮影戲館,重新認識這個獨特的偶戲文化,藉由跨域藝術的展現形式,看到皮影戲的更多可能。

 2023年獲高雄獎優選的吳修銘擅長聲音藝術創作,此次他將焦點轉移到幕後的藝師。其作品從主演詮釋不同角色的口白與聲音,讓觀眾認識各個角色的特質與個性,再運用錄音樣本轉化成色彩圖像,開啟觀眾全新的感知層面。

 吳修銘提到,社會快速轉變和傳統文化的距離逐漸變遠,他觀察到皮影戲藝師透過光影與聲音,彰顯人物角色讓故事變得完整,很直接地打動現場的觀眾,十分有渲染力,因此他透過聲音的高低起伏、特質轉化成五彩繽紛的「色彩圖像」來呈現。特展資訊詳情請見皮影戲館官網(https://kmsp.khm.org.tw/)或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