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三坊七巷,集結了福州最地道、最有代表性的果樹品種,這當中還有許多百年果樹。小暑將至,讓我們一起走進飄著夏季果香的三坊七巷,尋味那些與古厝媲美的古樹水果吧。
天下荔枝「以閩中為第一」。北宋蔡襄說:「福州種植荔枝最多,延迄原野。」自宋迄清,福州貢荔的記載不絕於史。經過千百年的城市變遷,今天走進三坊七巷,依然可尋覓到紅彤彤的荔枝身影。
在郎官巷與塔巷之間的二梅書屋裡,有一株根抱假山石的古荔枝樹。這株古荔枝樹編號為A00143,樹齡約300年,冠幅直徑4米,和花廳裡的假山、雪洞相映成趣。從空中俯瞰,這株古荔枝樹更是拔群出萃於三坊七巷的連片烏瓦中,別有韻味。目前,這株古荔枝樹已接近成熟期,滿樹紅彤彤一片。據瞭解,這株古荔枝樹是福州地區的名品「蛀核」,核小如丁香,色澤紅豔,汁多味甜。
二梅書屋始建於明朝,是清代鳳池書院山長林星章的故居,現以「福建民俗博物館」蝶變歸來,展示著各時期的閩派古典傢俱、木雕木刻、名窯口瓷器等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物近千件。初夏時節,民眾和遊客觀展的同時,還能在古厝裡觀賞到這株古荔枝的麗影。
三坊七巷光祿吟台旁的構樹林裡,藏著一株古荔枝樹。入夏後,這株荔枝樹上已經掛滿了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實。
除以上兩株荔枝樹之外,南後街瑞來春堂旁的兩株荔枝樹,以及黃巷口的荔枝樹,都已結滿紅果,一眼望去竟不知是燈籠還是荔枝。
三坊七巷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更是古樹名木薈萃。古樹與古厝的故事還有很多,如楊橋巷愛情樹、宮巷沈葆楨故居百年流蘇樹等等。古樹名木是「活的文物」,是以生命形態見證歷史的「文物」,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城市悠久歷史與鄉愁的見證。
古樹名木薈萃 三坊七巷百年果樹飄香--福州晚報
-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