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疫情漫延時/姜博瀚 中山國中

  • 2024-06-23

 在2019年時,新冠肺炎悄悄地漫延開來,到了現在,各國的確診人數都有明顯的下降,在大陸採取封城等嚴格手段管理,美國則採集體免疫的方法,在這一段疫情中,有人犧牲自己的家庭時間,就算是確診也要繼續救人,有些人去買疫苗,讓大眾提高免疫力,又或者捐贈口罩和其他的防疫物資給需要的人。這些人擁有這對世人的大愛,令人動容。

 在中國醫療資源緊繃,護士就算確診都要上班,甚至加護病房都是滿的,火化場和醫院都是人山人海、大排長龍的情況。北京外籍醫師表示,在他行醫三十年的生涯當中,從未看見如此的情況,越來越多的病人來到醫院,而且幾乎都是中年人,每個人都因新冠肺炎的症狀而感到非常不適,他也透漏醫院從上到下都是不堪重負,在湖北的醫生甚至連續工作超過36小時,雖然有些人說他們是被迫工作的,但是我認為若他們是被強迫的話,就不會如此積極,他們如此奮不顧身,就算是確診或發燒,都持續照顧病人,果真是人們口中的白衣天使啊!如果沒有他們的全心付出,全球的情況可能更加岌岌可危。

 在國家沒有足夠疫苗的情況下,許多人都打不到疫苗,老人與兒童因為沒有適合的疫苗,因此都不能打,而政府也沒有管道可去購買更多的疫苗,但是臺灣的企業家郭台銘努力找尋各種管道,試圖讓國家的疫苗更為充足,而最後他也成功訂購了一千五百萬隻BNT疫苗,以捐贈的方式,讓幼年及老人都可以打到疫苗,讓這些族群的免疫力能夠提升,讓國家減少更多的確診者,使得國家的經濟慢慢復甦。

 在各地都受到疫情的影響下,許多人的防疫物質都十分匱乏,而這些國家也因為許多的原因,而不能生產足夠的防疫物資,所以這些地方的疫情也變得十分嚴重,他們也只能向他國購買,試著讓疫情減緩漫延。有些經濟好的大國出手相助,替那些經濟不好的國家疫苗、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資,讓他們可以戰勝病魔,使他們減少疫情的災害。

 愛在遇到困難時,最容易體現出來,愛也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在疫情底下,許多人透過實際的行動及作為,讓社會充滿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