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一到假期,位於冶山春秋園的唐代馬球場遺址很熱鬧,來參觀體驗的遊客也比平日多了很多。老街巷裡的古代專業體育場,正融合數字體驗,向世人展現閩都文化的魅力。
馬球運動是人騎著馬,用馬球杆擊球入門的一種體育運動,在古代中國叫「擊鞠」。隋唐時期,馬球運動已經盛行。《三山志》記載:「冶山,今歐冶池山是也。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球場。」
1998年11月,福州市考古隊在冶山考古中發現唐代馬球場遺址。2018年,考古隊在冶山片區調查勘探,清理出唐代馬球場遺跡,揭露面積約60平方米,保存地面平坦。「據估計,整個馬球場的面積相當於現在的兩個足球場,可以容納好幾萬人。」鼓樓區鼓東街道中山社區黨委副書記王璐說。
考古發掘現場的上方建有風雨亭加以保護,從考古發掘地層斷面看,球場自下而上層層夯築,混合膠結成厚達30釐米的堅硬板塊。據說這樣築成的球場堅實而富於彈性,塵土不揚,有利於駿馬奔騰。
旁邊的石壁上有一幅壁畫,看得出是男女混合打馬球,有俯身擊球、勒馬回頭、揮舞球杆等一系列動作,把緊張激烈的馬球運動表現得淋漓盡致。
去年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鼓樓區利用室外全彩LED透明屏五屏聯動,通過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在風雨亭打造數位多媒體秀,重現跨越時空的馬球賽,至今仍在使用。民眾、遊客還可以現場掃描二維碼,體驗AR元宇宙劇本遊,一睹馬球運動的風采。
遺址前的空地刻上了古代冶城的地圖,老人們下著象棋、打著太極拳,孩子們盡情玩耍,不時還有遊客前來打卡。
唐代馬球場遺址 「數」造新體驗--福州日報
- 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