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這就是這樣人家的女兒們宿命了
「妳要去學校讀書,才能創造自己的未來」曾老師的話,一直在玉英的耳邊響起。
早晨的陽光灑在簡陋的石屋上,聚落裡的幾隻老貓悠閒地在巷弄間的牆上懶著。「噹噹噹!噹」不遠處的學校上課鐘傳來,玉英被鐘聲驚了,停住正在打魚丸的動作。
「現在已經是上第一節課了吧,應該是國文課…不知道是上到第幾課了?」玉英自忖著,邊搗著鮸魚肉。
玉英住在村裡的西邊山腰,往下望就可以看到學校。雖然有幾棵小樹擋住了校舍,但仍然可以清楚看到學生和老師們在學校的活動:從清晨上課前的打掃校園啦、朝會開始的升旗典禮、校長或主任的訓話到上課鐘響起、下課時學生衝出教室的追趕跑跳、降旗放學::一切都在玉英時不時往學校看的視角下。
那曾經是玉英熟悉的白天日常。
只是從玉英的父親自一次颱風後搶修屋瓦時不慎跌下來摔斷了右腿後有點行動不便,玉英的母親就必須承擔粗活,繼而玉英也得接下更多家務,而無法再常態到學校去上課,時常請假,到最後就叫玉英乾脆不要去學校了,畢竟家裡人手不夠,幫忙家務比上學識字還重要。
玉英曾經向母親哀求能讓自己好好上學,她是願意在放學後做更多家事,自己的生字認識的還不夠…
「別說了,隔壁的嫩金不是也沒有再去上學嗎?妳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玉英的父親一口澆熄了求學若渴的懇切 。
是的,嫩金大玉英一兩歲。家裡同玉英家一樣都是靠捕魚和製作一些簡單漁產加工品在叫賣。嫩金也是被家裡要求以幫忙家事為理由,沒有持續去學校。
好像,這就是馬祖這樣人家的女兒們的宿命了…
只是,曾老師還是常常在假日時來玉英的家,跟玉英的父母講上學的好處,希望他們能答應讓玉英去上課。
「有上學,就會算數,可以買賣東西的時候不會算錯錢。」
「我也沒有上過學,從沒算錯錢!」
玉英的父親不耐煩地回答曾老師的勸說。他說的是事實,自己從小就沒有上過一天學或私塾,不一樣知道黃魚和魚丸怎麼賣錢,為什麼一定非得上學才會?
玉英家在村裡算是少數家中男丁比例較少的居民。此時的馬祖,居民仍多靠海維生,男丁人力是一個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生計支柱。玉英的父親是獨生子,沒有其他兄弟,只有一個大姊。從小就跟著大人學捕魚、牽罟、製作蝦皮、魚丸::直到娶妻,原本巴望著能因此多添男丁,卻只生出玉英一個女兒。如今右腳不便,如果她再去上學,勢必讓家中人力更拮据。
更何況玉英年紀也轉眼間就得準備嫁人了,她的父親認為一個女孩家沒有必要多浪費時間讀太多書。
玉英到了十歲才讀國校。這已經是算幸運了,還有年紀更大的「同學」。所以玉英雖然遺憾著學業的中輟,卻也不太怨,至少父母讓自己有上過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可是曾老師不依。他是玉英的導師,知道她資質不錯,是讀書的料,如果就此中斷就太可惜了。然而不管曾老師如何的好說歹說,玉英的父親始終沒有鬆口答應。於是也只是想想而已。想念起學校時,就往山下的校區看看,就當自己也還是學生,只是放了長假。
今天,玉英一如往常地站在廚房的窗旁,機械化地邊打魚丸邊看著學校—突然有一個身影往她所在的方向揮手…(像是李添利)
玉英覺得身影很像也住西邊山的李添利,定睛細看果然真是,他右手似乎拿著物品在向她揮手晃動,不知在喊些甚麼。距離遠了,聽不到,玉英帶著疑惑繼續打魚丸。
李添利
「現在已經上到第三課了,我幫妳向曾老師要了課本,以後我上到哪裡,妳就跟著抄到哪裡,不懂的地方我教妳…」李添利翻著課本說著。
傍晚的時候,李添利就跑到旁邊有廚房的小屋找正在張羅晚餐的玉英,拿了幾冊課本遞給她。玉英緊張的向內瞅,深怕父親看到。
這幾年馬祖各島各村一口氣創辦了好幾所國校。南竿就有山隴、福澳、牛角、珠螺、馬祖、西尾、梅石、鐵板、津沙等村設九所國校。班級很少,班上的學生年齡不齊。
李添利是玉英的同班同學。只是他因家裡有僱人手,而幸運地可以適齡就學沒有延遲,因此他比玉英小兩三歲。可是李添利或許是家境較寬裕些,營養較好,雖然年紀比玉英小,個頭卻不輸玉英,甚至是全班身材最高壯的。
李添利的父親從商,會收購漁民的漁獲轉賣,玉英的父親捕魚時,除了讓妻子挑去市場賣,有時也會轉賣李添利家。價格好的黃魚一擔能賣個200元,鯷魚則約賣50元。
都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真是有其道理。玉英和添利算都宗出對岸筱澳的李氏。以前能住村內比較高處的多是大戶人家,玉英家就曾是其一,而李添利一家是住較靠近溪底附近的小戶。想不到世事滄桑難料,李添利家反而越來越發興旺,而玉英家卻是算中落了。
否則,早前還有私塾時,玉英的父親就應該會被送去讀書識字,而不會成目不識丁。
玉英從小就聽父親憶起以前村子是多麼熱鬧人聲鼎沸。那時商號店家多,連鴉片煙館都有。
要不是一場瘟疫,一下子奪走了玉英的依公和他兩個兒子,只剩老么也就是玉英的父親,和寡母相依為命,否則玉英的父親一定有機會也能去私塾上課。玉英的父親從小聽村裡偶爾受民家聘請、從對岸渡海來的閩劇班子演過三國演義等一些戲碼片段,就期望自己將來能讀這些歷史書。
大時代的少年們!應該到天空去翱翔,我們要把無際的天空征服,加強我們領土高空的國防
李添利唸著國語課文。
「甚麼是ㄠˊㄒㄧㄤˊ?」玉英剝著白菜。
「就是像鳥一樣飛啊飛的意思。」
「我們是大時代的少年們嗎?」玉英勺水把剝好的白菜葉泡洗。
「不知道,我還是搞不懂甚麼是『大時代小時代』」李添利摸摸後腦勺傻笑。
「這段課文的意思是我們長大後都要去當兵嗎?我不要當兵,我只想要有天可以去台灣搭火車,還有…」玉英把話講到一半就止住了。她的夢想,對於現在的自己處境,是奢望。
「我也想去台灣看看,長大後我想要當可以去世界各國的船長…」李添利眼神堅定。
「漁船的船長嗎?那一定要很大的漁船才能去世界各地。」(待續)
馬祖.邊城故事之玉英的課本(上)/李詩云
- 2024-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