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民間故宮」 閩清宏琳厝重塑再現文化魅力--福州晚報

  • 2024-05-30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閩清宏琳厝,這座歷經滄桑的古厝,如今,它已成為集商業、文化、旅遊、研學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為當地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文化魅力。

 日前,閩清宏琳厝入選首屆古厝活化利用優秀案例「福州古厝·歷久彌新」。

 宏琳厝位於閩清縣阪東鎮新壺村,清乾隆年間由藥材商人黃作賓歷時28年建成。古厝背枕柯峰,面朝田野,占地17000多平方米,有大小廳堂35個、天井30個、花圃25個,共666個房間。古厝內設有城檻暗室、兔耳、牆腳攻擊眼、下馬間炮房等多道防衛設施,可謂固若金湯,足以抵擋悍匪強盜。

 宏琳厝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單體建築,素有「民間故宮」的美譽。近年來,閩清按照「規劃先行,科學佈局」的原則,對宏琳厝進行「修舊如舊」的保護,以鑲牙式、漸進式建設步驟修復,最大限度保存了建築的歷史原貌。

 在活化利用的過程中,宏琳厝充分展現了其獨特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改造過程保持了古厝的原汁原味,同時結合現代理念和技術手段,使其更具現代感和實用性。商業用途方面,古厝內的大眾茶館、美食區、瓷板畫展銷區等區域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去消費,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用途方面,博物館、書吧、詩社等區域則成為了人們領略傳統文化、感受歷史韻味的好去處。

 宏琳厝的活化利用不僅保護了文化遺產,還為鄉村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如今,這座古厝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張名片,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觀和體驗。同時,它也帶動了周邊商業的發展,為當地人增加了就業機會,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