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區重溫「學子敬狀元」 感受非遺魅力--福州晚報

  • 2024-05-28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26日,「學子敬狀元」民俗活動在台江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萬壽尚書廟等地舉行。

 該活動旨在進一步傳承陳文龍好學、忠義的優良品格,打造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非遺一條街,展現台江地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亮點一:狀元文化

 「一聲鳴鑼送福來,千帆競發爭上游!我們啟程啦!」26日,隨著一聲響亮的鳴鑼,台江區第六屆「學子敬狀元」民俗活動拉開帷幕。

 自古求學似登高。學子們逐一跨過登高石,集體放飛承載著夢想和祝福的氣球,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經過隆平路、下杭路,他們最終抵達萬壽尚書廟活動主會場。

 「學子敬狀元」民俗文化活動由來已久。台江區優秀非遺工作者、百年洪家茶傳承人洪卉介紹,福州台江曾有一條尚書廟道,直通塢尾尚書廟,廟中供奉著水部尚書陳文龍。尚書廟附近的洪姓人家一直崇拜陳文龍,每年在陳文龍的誕辰日及殉國紀念日都會組織學子祭拜,以求功名。這一家族傳統逐漸演變為「學子敬狀元」民俗文化活動。

 亮點二:非遺文化

 在當天的活動中,學子們不僅深入體驗了狀元文化的深厚底蘊,還近距離領略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閩都悠久的歷史文脈。

 在台江區隆平路,國家級非遺專案「茶亭十番音樂」悠揚響起。

 亮點三:美食文化

 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學子們來到下杭路上,品嘗台江非遺美食,並瞭解蘊含其中的文化和歷史。

 「這是(米時)。搓(米時)也稱「搓圓」,寓意團圓,也象徵「時來運轉」……」主持人介紹。

 台江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台江成為新奇鮮貨入榕的第一登陸點,來自四面八方的商賈帶來了各地的飲食習慣與料理方式,在交融與碰撞中孕育出了獨具台江特色的地方小吃文化。

 除了(米時),還有口感鮮美的魚丸、皮薄餡嫩的肉燕等台江風味美食,讓學子們大飽口福。

 吳永強介紹,今年的「學子敬狀元」民俗活動作為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的重要一環,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馬拉松」。活動將非遺展示、情景表演、美食品鑒、文化觀光、祈福互動等元素融入其中,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場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