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近日,閩都花朝節在倉山區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行,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共迎百花盛開的春天。在中國文化的興起和福州漢服愛好者的積極推動下,漢服文化已在福州成功「破圈」,從早期小眾愛好到如今廣泛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人在漢服文化產業鏈上找到自己的職業新機遇。
近年來,在傳統文化加持下,福州的漢服熱度持續走高,歷史文化街區、公園綠地等地,常常能見到青年男女和孩童身著漢服拍照、打卡。與之相伴的是,漢服體驗館、旅拍館也相繼開業,漢服文化實現「破圈」。
「我們在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穿上漢服做傳統文化活動。開始時,每次參加的年輕人有二三十名。隨著活動越做越多,參與的漢服愛好者也越來越多,『群員』從最初的幾十個發展到現在的600多個。」鄭煒說,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2018年最高峰時,福州一年舉辦超過100場線下漢服文化活動,涉及傳統節日習俗、學校開筆禮、漢式傳統婚禮等。
「花朝節」便是一個典型代表。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福建省漢服文化促進會自2021年牽頭舉辦「花朝節」文化活動,一度聯動全中國多地,讓傳承千年的「花朝節」以福州市民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回歸。2021年1月,「花朝節傳統習俗」入選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僅著迷於漢服的復古之美,更喜愛其背後的深厚文化內涵。」鄭煒說。
業內人士坦言,隨著喜愛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已形成「漢服+造型+拍攝+寫真」全鏈條產業,「漢服經濟圈」日漸成形。
記者瞭解到,漢服文化的普及,除了帶動漢服銷售、租賃、拍攝等行業發展,還讓漢服禮儀培訓師、漢服模特、漢服設計師等職業火了起來。在一些視頻平臺上,不少博主通過分享自己關於漢服穿搭、拍攝地點選擇等方面的心得吸粉。此外,一些國風服裝和首飾需求應運而生,為福州市文旅產業帶來新的消費熱點。
傳統文化加持 福州漢服熱度走俏 文旅消費新熱點--福州日報
-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