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關燈減碳是行動 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 2024-03-24

 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全球各地一同響應Earth Hour地球關燈一小時,一起用行動來支持這個全球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響應「2024 Earth Hour Taiwan關燈一小時」,連江縣政府也響應活動,呼籲大眾正視氣候變遷議題。透過隨手「關燈」的行動,讓大家正視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等環境議題,更希望在活動號召之餘能超越一小時,運用每一個人微小的心力,守護我們的地球、改變世界!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世界關燈日是個全球自發性的節能減碳活動。最初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及雪梨晨鋒報在2007年於雪梨發起,提倡於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並在當地時間晚上20:30-21:30,一起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希望透過此活動喚起人們以實際行動應對全球暖化的意識,並呼籲在全球氣候變遷下,每個人無論年齡、階級等背景,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與責任。

 現代人的便利生活,都是奠基在能源的便利取得上,但也因為人們對於能源的過度依賴、甚至濫用,導致能源消耗逐年升高,連帶地,環境氣候也開始明顯變化。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密不可分,因此,「節能減碳」成為各國政府大力提倡的口號,而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簡稱WWF)也於每年舉辦「關燈一小時Earth Hour」倡議活動,號召各地企業、民眾響應關燈,呼籲從一小時做起,將節能精神落實至日常生活中。國內已經有不少地方政府和民間企業宣布響應這項全球性的環保節能運動。

 其實,只要每人每天提早關燈一小時,便能為地球減少至少0.25公斤的碳排放,假如全台灣2300萬人共同在這天關燈一小時來計算,換算後等於降低575萬公斤的碳排放量,相當是38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不是沒想過透過小小的舉動,聚沙成塔後的結果竟然超級驚人可觀的啊!

 環保意識崛起的今日,防止地球暖化、重視氣候變遷已逐漸成為社會運動。溫室效應大多是人類的經濟活動所造成,文明活動發展加速地球溫室效應。特別是能源的使用,例如燃媒、天然氣和石油等,在短期間就會產生過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正是溫室氣體之一,不論哪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問題,尤其經濟開發的過程中,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電能帶來生活上的便利性,但若是在電力使用上沒有節制,因而增加產電的需求,對環境將產生如空污、噪音、霾害、酸雨、生物棲地受到干擾等問題。

 關燈一小時的活動目的,並非想單純地靠這一小時,來扭轉能源問題,而是希望透過此一活動,喚起大眾重視。一個小時的活動,看似不長,但影響深遠。利用全球最大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Earth Hour 關燈一小時」拋磚引玉,目的是把減碳帶入到日常生活中,變成綠色生活模式。關燈一小時活動的意義,並不是關上燈就結束,而是藉由關燈的實際行動,投入守護環境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