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烏塔 回眸千年 福建現存年代最早大型石塔--福州晚報

  • 2024-03-21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福州歷史悠久,7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為福州留下了眾多文化遺產。夜幕降臨,古老的榕城雙塔爭輝。通體散發柔和黃光的烏塔,與沐浴在聖潔光輝裡的白塔遙遙相望,顯得古樸而莊重。

 「影如文筆依南澗,勢作香台聳道山。插漢鳥窺天咫尺,旋空人與石回環。」這是清朝詩人楊慶琛寫的淨光塔詩對。淨光塔,就是烏塔的前身。

 唐貞元十五年(799),福建觀察使柳冕建塔為唐德宗李適祝壽祈福,塔名「貞元無垢淨光塔」。唐乾符元年(879),淨光塔在黃巢起義中被毀。塔雖毀,但是建造塔時所立的「敕建貞元無垢淨光塔並序」碑卻留存下來,距今已有1225年,比現存的烏塔還要早100多年,是福州市現存最古老的石碑。

 現存烏塔為閩王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所建。五代後晉天福六年(941),閩王王延曦為自身和眷屬以及臣下祈福,在淨光塔舊址上興建石塔,名「崇妙保聖堅牢塔」。「崇妙」意為高大巍峨美好;「保聖」意為安定智慧;「堅牢」意為堅實牢固。石塔原計劃建造九層,天福九年(944),在部屬政變中,王延曦被殺,塔身僅建七層結束。

 現在的烏塔塔身用規整的花崗岩大石塊砌成,因外表呈黑色,俗稱「烏塔」。石塔七層八角,樓閣式,通高34.74米,基座為一層塊石。臺階式塔座,共五級,每級高1.88米。一層圍以欄杆,向東開門,中砌石級塔道,二層以上交錯設二門,施平坐,護欄。疊澀出簷,每層塔壁均砌佛龕,龕中鑲嵌黑色葉岩浮雕佛像,共46尊。塔上嵌有楷書塔名碑和建塔記。該塔是研究五代十國中的閩國歷史及其宗教、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是福建省現存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