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重偉報導】從農曆新年到元宵期間,地區不少民家還保有「上彩暝」的傳統習俗,主要用意就是慶祝家有喜事,掛上大紅燈籠,一些還會寫著「添丁」、「進財」等字語,到底在慶祝什麼就不太難猜了;而元宵期間除了主要街道上的制式燈籠之外,民家之前額外懸掛一些只有我家有的燈籠,也是各異其趣。
福州地區的元宵燈會已有千年歷史,可見福州人對於元宵節的高度重視,這習俗顯然也流傳到馬祖來,「上彩暝」意謂「上燈結彩」的意思,如正月上彩暝,也等同揭開元宵擺暝序曲。
地區對元宵節的重視,除了有小過年的稱呼,年節之前各村是大張旗鼓忙於懸燈,夜幕低垂,電流匯入剎那,整村大放光彩,讓觀光客驚艷於馬祖民間的點燈祈福文化,一串接一串的燈籠,除了讓旅人感受到溫暖,也同時照亮了馬祖元宵的民俗特色。
而根據送喜燈的習俗,每年農曆春節前夕,當年新嫁的女兒偕夫婿必須到娘家拜年,娘家除了殷勤款待外,離去時還送一對喜燈,寓意早日添丁,因為馬祖方言燈和丁是同音,一般喜燈有兩種型式,一種是酒瓶型,另一種是八角型,皆象徵吉祥平安和如意的意思,過往居民看到送喜風燈,也別忘了趨前道喜。
農曆新年到元宵 地區保有「上彩暝」傳統習俗
- 2024-03-04

從農曆新年到元宵期間,不少民家還保有「上彩暝」的傳統習俗,大紅燈籠慶祝家有喜事,讓觀光客驚艷於馬祖民間的點燈祈福文化。(圖/文:曹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