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出現2例腸病毒確診病例 介壽小一誠班停課一週

  • 2024-02-28
 開學後小心腸病毒,已有班級停課,衛生局請民眾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注意防範。(圖:衛生局)

 開學後小心腸病毒,已有班級停課,衛生局請民眾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注意防範。(圖:衛生局)

 【記者曹重偉報導】時序入春且隨著校園開學,已進入腸病毒流行季;連江縣衛生局表示,介壽國小一年級誠班已因腸病毒而停課一週,呼籲家長提高警覺,勤洗手及做好個人衛生習慣。

 衛生局疾管科表示,近日持續接獲校園腸病毒通報,而介壽國小一誠班因接續一週內出現2例確診病例,依規定停課一週。

 疾管科指出,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腸病毒生存,以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但其實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少而已。

 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5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此外,近幾年國際間陸續發生流行疫情的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

 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衛生局強調,目前各國民小學、幼稚園、公托已開學,而學童聚集的環境是最容易傳播腸病毒的場所,近期將針對轄內學校洗手設備及衛教狀況進行查核,國民小學、幼稚園及公托等機構負責人,應注意洗手設施是否完善,以供學幼童隨時洗手,保持衛生。另提醒家長,就讀國小的學童或在托嬰中心的嬰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以便獲得充分休息,早日康復,也可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而且學校及托嬰中心也應作好玩具及遊樂設施的消毒工作(可使用稀釋含氯漂白水浸泡或擦拭),以免腸病毒藉其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