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十三暝」關帝廟的敬神活動後,「十四暝」繼續登場的是臨水夫人陳靖姑擺暝。擺暝活動地點在白王爺廟二樓,晚間還有「食福」活動,氣氛非常熱絡。
福州人稱陳靖姑為臨水奶,元宵之夜各境臨水奶都抬出來遊行,福州話叫做「迎奶娘」。東引鄉對於臨水夫人的信仰,據知是鄉內成立最早的「社」,距今約莫已有百年的歷史。
早期時候,東引鄉臨水夫人的擺暝也是在元宵夜舉行,後來提早一天辦理,主要是早期居民多以捕魚為生,元宵夜這天大夥都忙著為媽祖娘娘擺暝,「奶社」大部分的婦女社友也要跟著兩邊忙,後來有人乾脆提議將臨水奶擺暝提前一天舉行,不但不會顧此失彼,也讓神社會員間有更多的時間參與祭神活動及達到聯絡感情的目的,並約定成俗一直傳承到現在。
臨水夫人神像原來是安奉在天后宮中,往年都是由社頭和信眾率鑼鼓隊前往天后宮迎請神明,在南澳村落遶境後,在舊市場一樓舉行擺暝。近年,臨水夫人神像移請至白王爺廟二樓安座及舉行擺暝活動。
不同於其他神社在擺暝結束後第二天才「食福」,「奶社」與東引最後一場「聖王社」擺暝,是唯「二」在擺暝當晚「食福」的神社,社友上香祈福後,再同聚一堂「食福」,氣氛熱鬧。
今天元宵節,東引鄉的「天后宮」、「泰山府」和「狀元廟」三間廟宇,晚間將同時舉辦擺暝活動。
十四暝 東引臨水夫人擺暝 社友齊聚「食福」氣氛熱絡
- 2024-02-24
東引鄉臨水夫人在白王爺廟二樓舉行擺暝,善男信女上香祈福。(圖/文:陳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