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為觀光季做好準備

  • 2024-02-16

 日前有漁民夜間出海用手機拍攝到爆量藍眼淚照片,這個季節出現春夏季專屬的藍眼淚景象算是奇蹟,卻也表示在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下,奇蹟隨時可能變成常態。今年的藍眼淚及氣溫回升現象可能預告觀光旺季將提前到來;僅管在出國潮仍十分風行的預期心理作用下,地區旅遊業及政府相關部門仍要為即將來臨的觀光季做好準備。

 旅遊觀光整備工作大致可分政府與民間兩大區塊,硬體及軟體兩大主軸。公部門要落實的是所謂旅遊動線的整備工作,尤其是景點優化及改善工程務必在旺季來臨前完成,實在無法完成的也要在工地管理上下足功夫,至少應讓路過進出遊客有安全的動線與空間。近年來地方政府及馬管處在新開闢景點部份相對較少,大部份的經費投注在優化部份,但基本上離不開硬體建設這個部份。地方各級政府每年多少會有觀光相關的工程或修繕要進行,工期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儘可能要在年度一開始就施工,此時遊客較少,因工程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也較小,小型工程趕在4月以前完成。

 除了硬體建設的規劃與改善外,軟體行銷及宣傳工作同樣要走在前面,尤其是公部門的宣傳工作,辦活動需要慎密的事前可行性及效益評估規劃,有些工作是在年度一開始就要著手推動,政府的作為往往有領頭羊的功能,更是民間投資信心的重要指標。民間的部份,讓業者看到願景才能帶動輪轉的商機與需要前進的動力;旅遊相關行業已是地區多數鄉親維生的重要產業,淡季時要為旺季做準備,包括生產、銷售、設備等,都需要透過更好的整備來因應旺季時市場需求。

 觀光業績效的展現從流量及品質來衡量,觀光是馬祖重要的經濟命脈,更是一種需要延續生命力的產業,任何與觀光有關的建設、提案都應謹慎為之。我們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往往小細節就能看出重要方向。在面對近幾年疫後觀光市場的轉變與轉型,離島國旅要能延續生命必須突破瓶頸,傳統的觀光模式可能無法提升競爭力。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觀光整備工作更是如此,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硬體還是軟體,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產生連帶的影響力。

 旅遊服務相關的行業都要有長遠經營的思考與作為,切不可有殺雞取卵的心態,過於在乎眼前的近利則可能損失長遠發展的機會。未來的觀光型態將是一種與生活文化結合的模式,友善的旅遊體驗需要友善的環境與人心,這個觀念應設法落實在所有與觀光產業有關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