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廚餘回收做得好 增加資源循環利用

  • 2024-01-09

 連江縣環資局為瞭解鄉親廢棄物排出情形,隨車稽查發現常有鄉親將未瀝乾廚餘分類排出,造成廚餘車負載增加,呼籲民眾回收廚餘時,需將廚餘中的水分瀝乾,不但可減少在運送及回收廚餘過程中廢水外漏而造成環境的髒亂及異味的產生,也可以降低運送成本,同時提高堆肥場的堆肥效率。

 廚餘回收在馬祖已實施多年,不但垃圾減量,且讓廚餘轉化為有機堆肥而滋養土壤,以生生不息的循環再利用方式,讓大地更加生機盎然,使資源永續利用,廚餘回收可說是好處多多。由於民生富裕與國人飲食習慣的關係,國民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中,往往含有極高比例的「廚餘」,包括剩飯菜、菜葉、果皮、食物殘渣等物質,約佔一般家庭垃圾量的二至三成。

 廚餘除了養豬,最符合大自然的方法就是用來製造堆肥,一些不適合養豬的廚餘,如筍殼、蛋殼、堅果殼、蛤蜊殼等,以及修剪下來的花草樹枝等有機物質,仍有不少混雜在垃圾中送進掩埋場或焚化廠處理,如果能再分類回收製成有機堆肥,用於美化環境及種植蔬果,確實可讓廚餘零廢棄,化腐朽為神奇。

 廚餘回收不僅可提升垃圾掩埋場的使用壽命及焚化爐處理效能,亦可減少排放廢氣汙染物濃度,基於經濟面及環保面的考量,可說是一舉數得。

 飲食習慣與廚餘產生有直接相關性,民眾在家烹調「吃多少、煮多少」,在外用餐「吃多少、點多少;未吃完打包帶走」,除了可避免吃了過量的食物之外,也可減少食物被浪費的機會,讓廚餘從源頭減量。而且近年來國際上已掀起「反剩食」及「惜食運動」的熱潮,若能從飲食習慣開始改變,以減少食物的浪費,也符合國際潮流。浪費食物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與龐大的環境成本,更會加劇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危機。為了地球永續發展,大家應養成「綠色飲食」的好習慣,自己在家煮時,秉持「吃多少、煮多少」;在外用餐時,秉持「吃多少、點多少」的觀念。除了避免吃下過量的食物,造成身體負擔之外,也減少食物被浪費的機會。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回收再利用工作,將回收後的廚餘再利用作為堆肥,提供給農民及一般民眾改善土壤,不但延長掩埋場及焚化爐的使用壽命,亦可節省成本,減少化學肥料的進口和使用。環資局積極宣導民眾在家做好廚餘分類,不但達成垃圾減量,更讓廚餘有機物重回生長的大地,以生生不息的循環再利用方式,讓廚餘全部轉化為有用資源,有效減輕地方政府垃圾處理壓力、節省垃圾處理成本。值此環保意識高漲的時代,每一公民都應該澈底做好廚餘分類,達成垃圾減量,讓廚餘有機物重回生長的大地,以生生不息的循環再利用方式,讓廚餘全部轉化為有用資源,共同為守護美麗的家園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