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天是冬至,一年一度的冬至遇上寒流來襲,馬祖天氣特別寒冷,很適合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在早期的農業社會,家裡的長輩也會告訴小朋友,吃了冬至湯圓就代表著又長了一歲,所以要變得更懂事、聽話。過了冬至,也意味著快過農曆年了!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一般人也把冬至稱為「冬節」。傳統農耕社會,在一年辛勤耕耘後,會在此時節進行休養,為身體好好充電。民間習俗在冬至日吃湯圓,記得要吃紅白兩色、雙數,象徵團圓及圓滿的意思,並表示一年即將結束,又增添了一歲。
根據連江縣誌記載:馬祖居民多在冬節前一兩天用糯米磨漿,壓乾水分,內餡則是先炒熟花生,用麵桿反覆碾碎,調以砂糖與油、蔥。當天民家除了祭祖酬神之外,昔時「新媳婦」(福州語的新娘之意)要穿紅裙搓丸,以討吉利。晚上全家男女老幼圍在旁邊搓湯圓,並在紅色盤內備置插上野菊的橘子、紅燭和大蒜(方言音近孫子),象徵喜事與添孫之意。搓丸或叫搓湯圓,一邊搓,一邊唱:「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人添福壽,兒囝歲數多。」真是其樂融融。次日清晨,將前晚做好的搓丸煮熟奉祀祖先,再閤家分享。昔時並以此丸紅白二色,黏貼諸門檻,每邊三粒,用以避邪趨吉。
在傳統習俗中,冬至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在過去物資欠缺的年代裡,一般民眾平時很難吃到甜食,因此冬節搓丸是無數馬祖孩子期盼的日子。不過,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演變,節令習俗逐漸式微,現在過冬節,已少有全家男女老幼圍在竹籮周圍「搓丸」捏湯圓了。但是,冬至吃湯圓的應景習俗,大部人還是一直傳承著。
今天冬至吃湯圓 代表又長一歲、農曆年接近了
-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