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重偉報導】東引近年在設計及藝文上表現搶眼,由蔡沛原主導的鹹味島工作室功不可沒;縣府民政處12日下午特邀該工作室主要成員來南竿,在日光春和舉辦東引設計之島分享會,蔡沛原、關達蔚、張智凱3位年輕人南下現身說法,豐富的創作歷程與耀眼的獲獎成績,讓現場聽眾紛紛讚嘆:馬祖有妳們真好!副縣長陳冠人也肯定3位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尤其願意回家做這樣的改變,將所學與馬祖元素風土交會,還獲國際大獎的肯定,真正讓馬祖走出去,令人欽佩,有很多鐵板社協夥伴到場,鼓勵大家多開發新枝葉,要相信可能,只要去做,一切都有可能。
民政處說明,鹹味島工作室致力於東引地方創生,大家對他們並不陌生,但對其實際執行的內容或許不全然了解,昨天下午特邀鹹味島工作室團隊至南竿舉辦創生分享活動,包括陳冠人、處長曾玉花、鐵板社協理事長李金梅及多位伙伴都到場聆聽。
首先由蔡沛原主講,簡要的自我介紹,12歲赴台求學,主修景觀設計,24歲返馬後即與同學一起創作,第一個成果就是「北緯26度島嶼顏色計畫」,透過專業團隊的色彩調研與建議,慢慢將東引聚落改造,還以本來城鄉風貌的環境色彩,不只是對當代景觀美學的重視,其實也是場透過爬梳地景色彩,重拾島嶼認同的行動。蔡沛原回憶小時候在東引島的生活,那時有很多廢墟老屋子,沒有住人的地方我們都會跑去探險。但是其實這個現象的背後,就是大家離開了這個地方。
除了島嶼顏色之後,包括東引門牌設計,獲得德國設計獎,讓國際看到馬祖,承接島上好社區規劃師計畫,推動暗空計畫及環境劇場,拜訪中路家戶進行燈光改造,乃至參與這兩屆馬祖國際藝術島,首屆推出風塔,乃至此屆更多作品介紹;強調設計是要被使用,藝術是要被觀賞,她會繼續走在創作之路。
之後關達蔚、張智凱兩人也侃侃而談,前者還是台灣青年來打工換宿,實為有緣。南澳聚落居住人口佔東引鄉總人口數之95%,中路老街位於聚落中央軸線,為清末民初年間航海貿易年代之商業中心,建有各式閩東混血洋房、傳統閩東式石厝。然而隨著環境變遷商業中心轉移與沒落,中路老街許多老屋損壞頹圮,有的房子雖有人居住,卻因認為傳統建築不合現代需求而拆除改建為水泥樓房。「鹹味島工作室」108年起在青年團隊的進駐與逐步改造之下,中路老街的文化與環境特色得以保存並且以新創之空間用途所呈現。
曾玉花表示,希望透過東引地方創生團隊分享,帶領地方青年深入了解東引發展脈絡,凝聚島嶼共識,增進青年返鄉就業意願,也希望藉由案例帶動南竿鄉的社區發展,促進縣內資源共享學習機會。
東引設計之島 蔡沛原、關達蔚、張智凱創生分享
- 2023-12-13

東引近年在設計及藝文上表現搶眼,由蔡沛原主導的鹹味島工作室功不可沒;民政處12日邀他們在日光春和舉辦東引設計之島分享會。(圖/文:曹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