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韻侯官村 值得漫步細細品-福州晚報

  • 2023-12-07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侯官文化節24日開幕,引發讀者對閩侯上街鎮千年古村侯官村的關注。

近年來,上街鎮聚焦鄉村產業、鄉村建設兩大重點,立足侯官村鄉村資源稟賦,積極探索「內賢+外賢」模式,不僅有效保護了城隍廟、鎮國寶塔等歷史古跡,還促成侯官花卉產業園、「夜泊侯官」沙灘露營基地等專案落地侯官,助力侯官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遊客到侯官村,除了可以參加持續2個月的文化節系列活動外,還有6大景點不容錯過。

城隍廟

城隍廟位於侯官村華棣山之南,是古侯官縣治時期遺留的名勝古跡,始建于唐武德六年(62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唐代時期舊城所在地。廟坐北朝南,整個建築面積約1300平方米,於1999年被列為閩侯縣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正面為紅磚碑樓式門,牆頂部飛簷造型,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雄偉奇峻,佈局嚴謹。

鎮國寶塔

鎮國寶塔始建于唐武德年間,重建于五代閩國時期。舊時侯官常因閩江洪水為患,洪澇災害嚴重。侯官建縣之初,縣令聽遊方僧人之言,在此建塔以鎮水妖,便有了這座鎮國寶塔。寶塔以花崗石砌造,為七層樓閣式建築,每層各面均設有神龕,並有佛像、團窠、花卉等浮雕,四面轉角處雕飾大力士,雕琢簡樸、端莊別致。2013年,鎮國寶塔被列為第八批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螺女廟

你聽過田螺姑娘的傳說嗎?這則廣泛流傳於民間並影響深遠的神話故事就發源于侯官村。2020年,在閩侯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侯官村斥資200多萬元在鎮國寶塔不遠處,重修螺女廟,並在廟後陸續修建觀音殿、齊天府、天仙府等,使這些原先供奉在侯官上市、下市及龍臺山上的民俗信仰「匯聚一堂」,和螺女信仰相結合,讓許多到此研學的大學生,可「一站式」瞭解侯官當地多元的民俗文化。

侯官古街

侯官古街地處侯官村的「中市」區域,主要建築為建於20世紀60年代末的兩行四座58間的雙層店屋。這些店屋皆為磚木結構,曾進行搶救性保護開發,保留了舊時前店後宅的建築和生活格局,是昔日侯官村繁華的印記之一。目前,上街鎮正著手將侯官古街「一街五巷」的格局,提升為「雙街九巷」,打造為集文創、商業、休閒、娛樂等於一體的侯官版「南後街」。

夜泊侯官

每當夜幕降臨,侯官村1000多米長的閩江沙灘上,便燈光點點、樂聲嫋嫋,沙灘、天幕、集市、江鮮店,與月色朦朧下的侯官古街、城隍廟、鎮國寶塔等,交織輝映成新晉「網紅」文旅品牌-夜泊侯官。

沙灘上設置多場景的露營區域,以及不同的露營裝備組合,可實現拎包即可入住的露營體驗。同時,這裡日常設有研學、音樂表演、煙花表演、江鮮盲盒、篝火晚會、露天電影等豐富多彩的主題玩樂專案。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夜泊侯官」如今日均接待遊客約500人次,日均人流量約2000人次。

侯官青紅酒

提起青紅酒,就不得不提到閩侯有名的青紅酒品牌-閩江和青紅。在20世紀70年代,閩侯縣酒廠遷址于侯官村內,並與該村結下近40年的「不解之緣」。在這期間,閩侯縣酒廠改制為福建省宏盛閩侯酒業有限公司,公司地址依舊在侯官村。改制後,企業注重行銷和品牌建設,經過10年的努力,發展成為年產各種黃酒7000噸、年產值6000萬元的福建省第一大黃酒生產企業。

如今,侯官青紅酒專營店位於侯官古街入口處,是一座中式建築。該建築青磚黛瓦紅燈籠,古色古香的招牌上書寫著「青紅」兩個大字,主要經營酒廠生產的各種精包裝的青紅酒及閩江老酒。專營店能讓遊客體驗當地的青紅酒技藝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