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重偉報導】縣府文化處3日舉辦今年度社區營造成果分享會,現場展示112年獲補助社區(群)與自由組隊計畫成果,從中萃取精華呈現,各社區並由專人現身說法,引領大家深度認識馬祖在地風土人情,相互欣賞各團隊努力耕耘出的在地文化特色。
2023走徑島嶼—馬祖社區營造成果展由文化部指導,縣府主辦,文化處承辦,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執行,分享會3日上午9時於牛角老人活動中心1樓舉行,處長吳曉雲及各社區發展協會、自由組隊代表與會參加。
此次展出透過主題式微型區域規劃,結合馬媳會成果,將活動中心內部空間變身溫馨場域,主題「走徑島嶼」響應社區群各自在「途徑」上的成果目標,例如:軍事文化推廣、海廢藝文創作、食農教育、數位導覽應用帶領觀者看見各鄉島社區(群)用其風土元素凝聚社區、動員社區及推廣社區魅力。現場展示社區活動照片、歌詞創作、田調紀錄及社區藝文共創作品等,呈現各單位精彩成果內容,與在地多元特色文化,響應凝聚與推廣精神。
吳曉雲指出,這幾年社區營造的延續性累積著社區發展能量,自由組隊的參與力日漸蓬勃,藉由政府和民間參與,投入許多工作,社區(群)間皆各自展現不同樣貌,期待接下來社區之間能與自由組隊間有更多互動交流,發掘許多動人故事,強化社區凝聚、進而啟發不同的創新思維及行動。
各社區(群)於成果展中發表執行成果,食農教育主題「食食刻刻」由鐵板社協以仁愛國小夢田作為食農教育實踐場域,透過社區長者自身擅長的栽種知識傳授,讓孩童從課外多元實作過程中,體驗土地培育的歷程;來自莒光鄉之自由組隊田澳送幸福團隊,透過馬祖在地食材小根蒜(麥蔥)、南國薊,結合獨家配方將其變身創意料理,凝聚居民味蕾回憶的時刻。
走讀導覽主題「伴走時光」由塘岐社協與數位發展署青年T大使合作,發展Line AI導引模式,藉由虛實整合應用,引領遊客遙想昔日生活場域,推動社區小旅行;津沙社協以傳統地瓜餃美食手作、閩東語教學、澳中聚落文化走讀為串聯規劃,構思夜間星空導覽,回應自然環境與文化聚落內共生觀光的可能性。青帆社協則延續111年度走讀計畫,印製去年社造補助之青帆村走讀導覽地圖,辦理走讀活動,推廣23據點觀光價值,鼓勵年輕人傳承在地故事;同樣以軍事推廣為主題的莒光小幫手由深耕地方多年的駐島工作者、導遊、專業繪師組成。以印製、推廣為目標,呈現據點、商家、民宿等資訊並納入舊地名閩東語拼音,邀請大眾走入離島中的戰地。
成果展核心主場牛角社區,邀請與會者進入社區聚落,由劉梅玉為大家導覽大澳老街、海堤藝術牆面及漂流木牆,分享社區是如何延續既有往年藝術作品翻新以及邀請藝術家團隊「不廢跨村實驗室」陪伴社區居民、勾勒生命故事臉譜,完成社區藝術共創。其中與社區共創還有來自臺灣喜愛馬祖的藝文創作者組成之叁手作藝術文創,運用手繪及鋁線專業連結馬祖海廢議題,將海廢物件點石成金,運用彩繪、鋁線製作與編織造型門牌,各式樣的祝福語點綴了現場氣氛。
活動中心展區規劃沙發休憩區,呈現自由組隊週日的西尾雜貨行,透過音樂創作營詞曲創作成果、染布工作坊展現地方青年藝文創作培力和芙蓉澳海洋人文、漁業歷史與養殖文化的多元面貌;最後則由馬祖青年發展協會在珠螺村以沉浸式Instagram介面聲音日記故事體驗構思,藉由數位導覽開發、串接珠螺村數處文化資源點,將累積之文史資料、地景故事,經由劇本編製、人員配音設計為11集短篇小故事,讓旅者透過導讀,以緩慢而深刻的節奏,重回歷史的村落,認識珠螺村。
2023走徑島嶼 社區營造成果分享會登場
- 2023-12-04

文化處3日舉辦走徑島嶼馬祖社區營造成果展及分享會,展示112年獲補助社區(群)與自由組隊計畫成果,努力耕耘出在地文化特色。(圖/文:曹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