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自由時報報導)新冠肺炎降級後,因免疫負債效應,民眾類流感等就醫次數增加,導致健保醫療點數「貶值」,引發醫界反彈,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13日表示,週三將在健保會中提案動支「調節非預期風險經費」,且不排除動用「安全準備金」,補足中西醫醫院點值落差。
另外,健保安全準備金的安全水位為1.5個月,石崇良透露,預估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可達到1.97個月,主要與今年政府預算240億元挹注、補充保費等收入成長有關,明年底則預計尚有1.86個月,因此明年度保費確定不會調整。
對醫界反彈做1元的工作拿不到1元,石崇良提到,疫情期間民眾對中醫信心提升,今年第一、二季中醫就醫患者明顯成長,點值因而下降,而西醫基層第一季點值仍維持0.9以上,但第二季明顯下降。
健保總額是前瞻性預算,每年定好次年支出醫療費用總額,為因應突發事故造成非預期就醫,健保署每年編列「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但過去十多年幾乎沒有動支過此經費,今年首度有這麼大的需求。
石崇良說,健保署研擬動用「非預期風險及政策改變調撥款」8億至10億元、「安全準備金」30億至50億元支應,將以二○一九年為基準,補足中醫、西醫基層、醫院點值落差。
安全準備金補足 健保保費明年凍漲--自由時報
-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