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馬通訊海纜與微波雙重保障

  • 2023-11-10

 才修好沒幾個月,台馬第2號海纜在東引附近海域再度遭漁船不慎作業扯斷,雖然此次斷纜發生時中華電信立即切換至微波以及第3號海纜,讓一般使用者幾乎感覺不到有斷纜事件,但如此高頻率的斷纜恐對馬祖對外整體通訊帶來極大威脅。馬祖對台通訊自今年2月發生兩條海纜同時斷裂時才受到各界重視,強化離島通訊韌性成了熱門話題,現階段要顧好海纜和加速微波建設才能對通訊有保障。

 統計顯示,台馬間的海底光纖電纜自佈設以來曾發生過20多起的斷纜意外,每一次斷纜修復經費動輒數千萬元,維持台馬間通訊正常的成本極高。今年6月才修復的第2號海纜,在10月竟再度發生斷纜事件,對於設置及維修成本極高的海纜而言,高頻率的斷纜任誰也無法承擔,如何建立一套可行的海纜保護機制才是當務之急。

 台馬海纜在今年2月發生接連斷纜事件,馬祖幾乎成為數位孤島,NCC當時會同陳雪生立委辦公室、中華電信等研商如何改善通訊,經討論後認為要多管齊下,包含了推動台馬第4號海纜設法在114年完成,另在微波台建置方面希望在112年底前完成10Gbps的流量規劃,其次是推動低軌衛星等。我們認為不管是什麼方法,穩定務實可行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以目前國內設備而言,海纜及微波仍是較佳選擇。

 海纜因訊號穩定及流量大,仍是台馬間通訊的首選管道,而微波雖然建置成本低一些,但其訊號穩定度易受天候及地形影響,若要求不卡關的通訊品質,海纜絕對優於微波。海纜與微波各有其優缺點,但對馬祖而言都是必要的通訊設備,缺一不可,正因為台馬間海纜佈放點相對十分脆弱,微波做為備援的角色就更為重要。

 現階段NCC與中華電信針對台馬微波建置多半是採臨時性規劃思維,很多設備都是從其它地方調度而來,雖然微波只是備援功能,但對馬祖而言可能隨時會從備援成為主力。從此次東引10月斷纜獲得驗證,因為在沒有相關防護之下,台馬海纜隨時可能斷裂。微波不僅要擴容,設備更要穩定可行,拼拼湊湊的使用年限受質疑。經過今年2月馬祖斷訊的慘痛教訓,各界感受到通訊的重要性,不管是海纜還是微波,備份機制一定要完善,不能再因為一套設備故障就讓馬祖成為孤島,規劃雙重甚至是多重保障才可以,因為台馬通訊穩定安全已是國安層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