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今年為馬祖國際藝術島首度於疫情解封後辦理,總策劃團隊也落實國際化的目標,邀請來自芬蘭赫爾辛基雙年展的共同策展人Pirkko Siitari與Jukka Jarvinen伉儷來到馬祖參訪,並安排馬祖與台灣的藝術家及策展人交流,他們也在離開馬祖前回饋此次來訪馬祖的心得,對藝術島活動有很正面的評價。
Pirkko簡介:
Pirkko Siitari 目前擔任獨立策展人。她在芬蘭的當代藝術和藝術博物館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她是2021年首屆赫爾辛基雙年展「同一片海」的共同策展人。該活動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旁的離島Vallisaari舉行,這是一個前軍事島嶼,與馬祖有許多共同之處。
Pirkko Siitari 在2016-2022年間於HAM赫爾辛基藝術博物館擔任展覽主管,在2010-2015年間擔任赫爾辛基Ki-asma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館長。在2008-2010年間,她是KIASMA的首席策展人。並且在2004年,她擔任Kerava藝術博物館的館長。在1999-2004年間,她是芬蘭攝影博物館的首席策展人。
他們最印象深刻的是馬祖國際藝術島的作品,是深刻與馬祖當地的文化、歷史與人民記憶緊密結合的,以南竿《收信快樂》與北竿的《軍魂之光》為例
Pirkko: 我對於在山隴排練場的作品「收信快樂」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件非常好的裝置和藝術作品,因為它非常個人化。談及關於馬祖,也談及關懷、渴望、愛和溝通,所有關於馬祖的一切,也包含這裡的歷史。對我來說,這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因為整體而言,它是一個與這個地方的歷史和身份相關的計畫,受邀在那裡工作的藝術家都對這個地方的歷史和當代生活有非常好的視角。
Pirkko: 我們今天參觀了這家舊的電廠(北竿軍魂電廠)。它被改造成了一個大型的藝術裝置,我會說有三個組成部分。整個藝術作品包括舞蹈、音樂與聲音的表演,然後是光。這三個組件被交織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氛圍。不是直接的,但是指出了那個空間的歷史和那裡曾經生活過的人的歷史。那真的很美。
馬祖國際藝術島不僅是藝術活動,更是當地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是以活化地方為目的,這與他們經驗過的其他國外藝術展覽的目標與成果都不相同,而且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標
Jukka: 因為在威尼斯,當地居民只是離開城鎮,因為他們已經沒有空間,也不可能再住在那裡了。但馬祖國際藝術島或許更加吸引當地人,讓當地人看到在這裡,在島嶼仍有可能性,也許是時候回到這些島嶼了。
Pirkko: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很好,我認為它對這裡的居民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透過把過去軍事用途的26據點進行空間改造,再在這次藝術島期間用於藝術的展場,他們很欣賞這種對於當地建築的再利用,以及與藝術的結合
Pirkko: 我們對「據點轉譯」這個計畫本身印象非常深刻。進行這種翻新、內部的整修需要四到五年的時間。所以我認為它做得非常好。我認為將這種戰時建築轉化為可以服務今天的文化和藝術的東西也是一個有趣的想法。所以這非常好。
Pirkko: 對我來說很有趣,因為我在赫爾辛基策劃了一個雙年展,也是在軍事島上。我們也有地堡和反坦克炮之類的東西。但那是一個短期的計畫,並沒有人有興趣進一步發展建築和建築,就像你們在這裡做的那樣。所以當我回到赫爾辛基時,我會告訴他們你們在這裡所做的事情。是的,我們非常關注生態問題,我們了解了所有這些問題。但現在我們更多地了解了藝術策展作為一個長期過程,以及它們的重要性。
他們觀察到馬祖當地的年輕世代活力,是令他們非常驚喜的,認為這正反映了馬祖潛藏著的巨大活力
Pirkko: 我認為在那麼小的島上看到有年輕一代的人也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你知道,當我們去到那裡的一家非常時尚的咖啡館時,我們看到年輕人在那裡用他們的電腦。我們想,哇,這就像台北或其他地方的一家咖啡館。這表明,哇,這裡有未來,有年輕的一代在這裡生活和工作。你知道的,也在島上找到生存的方法。
與芬蘭赫爾辛基策展人Pirkko Siitari訪談--馬祖國際藝術島作品與當地文化、歷史與記憶緊密結合/柯亮宇
- 2023-11-10



照片:國際藝術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