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產業型態改變,傳統漁村人口外移,致使寧靜的漁村,日益蕭條;所幸熱心人士,秉愛鄉、愛土的情懷,導入文創與休憩思維,為漁村注入新的生命力,帶來美麗風采。
卯澳
造訪東北角古老小漁村-卯澳,清幽的氛圍,讓人腳步格外輕盈。
步入漁村,處處可見圍牆上繪製有漁民生活動態、捕魚景況、魚類介紹……等圖像,圖文並茂的內容,頗耐人尋味;有趣的是,有些還搭配詩文,勾勒出樸實的漁村風貌。
穿梭古樸巷弄,有多家屋簷掛有彩繪浮球,一顆顆浮球宛如花燈,散發古色古香的風情。和在地鄉親交談,他告訴我:「浮球的造型相當可愛,和漁民的關係十分密切,浮球綁在漁網能使其漂浮,掛船邊可避免碰撞,也可作為航道警示,回收後加以彩繪,還可用來當裝飾,真不錯!」愛物惜物的襟懷和生活小創意,讓人讚佩。
迎著海風,我和內人漫步漁村,品味老漁村的古樸風情,收納滿滿的幸福時光。
蚵寮
秋高氣爽時節,走訪雲林濱海漁村-蚵寮,這是一處頗具特色的聚落,除盛產蚵仔外,並以晒烏魚子聞名,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各種漁產實施日光浴的場景,吸引不少愛好攝影者來捕捉美麗畫面。
漫步巷弄,可觀賞陽光與美食交融的景致外,更可感受到純樸的鄉村風情。在廟口遇到一位在地鄉親,他熱情地為我導覽社區。村落有多幅壁畫,也有以蚵殼為素材妝點的作品。「這幅壁畫名為口湖蚵田夕照,是在地藝術家帶領阿公、阿嬤共同完成的喔!」畫面呈現黃昏的蚵田,夕陽灑落一片金黃,蚵農划著竹排穿梭其間,勾勒出漁民的辛勞。大壁畫吸睛的,豈僅是賞心悅目的圖像,更重要的是那份融入愛鄉、愛土的情懷呀。
貼心的是,漂亮壁畫前方擺置有兩艘塑膠竹筏,當作長椅供大家歇腳,放鬆心情暫坐一下,享受漁村的恬適與靜謐,心中蕩漾著無限悅樂。
老梅
新北市石門區的濱海小漁村-老梅,除了有季節限定的老梅綠石槽,帶來優美而特殊的景觀外;近年來,社區亦導入生活美學,設置各種裝置藝術,鋪陳出賞心悅目的畫面。
步入老梅社區,入口旁有一幅剪粘大壁畫,維妙維肖勾勒出老梅綠石槽的景象,精巧工法十分生動,旁邊的古厝設有懷舊罟寮,內部除擺放幾艘老漁船外,並展示有簡明的牽罟流程,罟即是漁網,牽罟是一種同心協力,一起拉網的捕魚方式,早年濱海地區經常會出現這種活動。
現場一位老先生告訴我:「早年,如果聽到海螺聲吹起,鄉親就會自動前往牽罟地點會合,這種拉漁網活動培養出大家的默契與深厚情感……」他熱心地為我介紹有關牽罟的景況,臉上流露一股在地人的喜悅與自豪。
除了懷舊罟寮設置之外,徜徉巷弄,可看到有很多亮麗的大幅彩繪,這是由老梅國小師生、社區民眾、插畫家等參照繪本,所繪製而成的文創作品,生動活潑的圖像將社區妝點得宛如夢幻城堡。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幅壁畫都有明確主題,從勇於作夢到美夢成真,歷經改變、前進、互助、勇敢、熱切、友善……等行動的加持,才能達到目標,每一幅畫都充滿逸趣,仔細觀賞依稀可收納滿滿的正向能量。
創意思維能為日益寂寥的小漁村,注入活躍的生命力;漫遊小漁村,聽濤、賞景,品賞融入在地風情的文創,宛如閱讀雋永詩文,令人陶醉。
驚豔漁村文創/潘憲榮
-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