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人工養殖成功 馬糞海膽可全年販售--自由時報

  • 2023-10-31

 2023/10/30(自由時報報導)每年只有七、八月份可以採捕販售的澎湖馬糞海膽,因澎湖縣農漁局種苗繁殖場人工養殖成功,現已放寬法令限制,准許全年養殖馬糞海膽上市供應,鼓勵更多箱網養殖業者投入人工飼養,避免族群滅絕危機。

 農漁局種苗繁殖場積極推動馬糞海膽完全養殖技術,今年獲得突破,舉辦成果發表會,讓馬糞海膽族群能永續存在。

 澎湖野外族群剩不到5萬顆

 馬糞海膽野外族群數量日益減少,甚至出現滅絕危機,根據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調查,澎湖馬糞海膽數量,由半世紀前的逾二億顆,如今剩不到五萬顆,幾近滅族。

 去年澎湖種苗繁殖場突破完全養殖技術,飼養半年長成至直徑十二至十五公分體型,生殖腺飽滿紮實,希望降低野生馬糞海膽採捕壓力。

 飼養半年 直徑12至15公分

 馬糞海膽又稱為白棘三列海膽,生活在珊瑚礁及礁石區,以海藻、海草為主食,因進食速度快,是維繫珊瑚礁與藻類生態系平衡的最佳助手。人類喜歡吃海膽的生殖腺,每年五至九月是海膽性腺發育成熟期,這段時間也是捕撈馬糞海膽的旺季,造成馬糞海膽很難傳宗接代。

 由於人工繁養成功,原規範非採捕期禁止處理、販賣或持有白棘三列海膽,已修正「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漁業資源管理有關限制事宜」,並正式公告實施,開放養殖的白棘三列海膽全年可上市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