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市場不只是市場

  • 2023-10-25

 雙十國慶連續四天的假期,台北知名南門市場因為改建後重新試營運,睽違四年的重新開張,吸引不少遊客及台北人前往,改建過後的南門市場外觀,以玻璃帷幕的外觀搭配紅磚色古典遮陽格柵設計,讓室內外光線都有自然光線照射,各項指標都以中英日韓四國語言標示,顯見其擁抱國際觀光客的野心,市場早已不只是市場,對於追求體驗在地文化與美食的觀光客而言,市場是必然的目標,因此從中央到地方都將改造傳統市場列為重要政策。

 過去傳統市場燈光灰暗、招牌凌亂、地板溼黏,空氣更因生熟食、南北貨混雜令人難以忍受,即便知名如南門市場也是如此,追溯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始於1906年,還是個露天市集,是台北市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在台北市不少傳統市場早已改頭換貌之際,南門市場也因機電系統與基本結構因素迎來整頓改建的契機。新的南門市場共十二層,地下一樓及一樓為生鮮、南北貨及熟食市場,二樓則設有用餐區的美食街與服飾百貨區,地下共有三層的停車場空間,其他則為辦公空間,由當年打造北投圖書館綠建築聞名的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其實南門市場的改建已相較其他市場晚,台北有許多表現非常好值得借鑑的市場改善案例,像是天母的士東市場,榮享五星級市集美譽,是經濟部選定之模範市場,也是積極推動減塑、節能的環保菜市場,攤位數量多、種類廣且質感獨具,也因文青風格吸引不少年輕人上門,像是將盛裝蔬果的塑膠籃改為天然木盒,牆壁也透過手繪插畫而增添自然趣味,當初的設計就是期待成為京都錦市場般,不僅是本地人廚房,也能成為國內外旅客必遊景點。

 馬祖介壽獅子市場早年原有拆除重建契機,連中央補助經費都已到位,卻因為土地問題無法與鄉親達成共識,最後鎩羽而歸,並將爭取到的補助經費繳回,雖然後續依舊爭取經費將獅子市場進行使用空間的改善規劃,包括硬體改善、動線優化及攤商服務品質提升等,現在的獅子市場也是觀光客獵食美食的重要據點,一早船班抵達碼頭市場總是人聲鼎沸可見一斑。

 市場就是庶民經濟與文化的匯集之地,可以完全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當然是城市裡重要的文化地景,市場更是城市發展的縮影,一個城市的生活水準從傳統市場就能略知一二。傳統市場要走出新路,光從環境下手恐怕還不夠,專家認為還需要為每個市場找到定位,創造獨特的特色。

 諸如此類的特色市場越來越多,除了前面提到的天母士東市場外,台中的金典綠園道第六市場,是全台第一間百貨公司裡的菜市場,空間超級舒適,有冷氣又乾淨,造型文青甚至很有設計感,就算沒有要買東西,也會很想走進去參觀看看。台北萬華新富市場內,藏身一座80多年日治昭和時代老建物,經古蹟再造活化,變身最潮的菜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吸引許多人走入菜市場就為喝咖啡,還有像是精品店的五股市場。唯一有百年歷史且不在雙北市的就是台南「東菜市」,至今仍能在市場內看到舊時的木造閣樓,為全台第一座無菸傳統市場,堪稱老市場翻新的代表作。

 馬祖獅子市場曾歷經一次修繕,以及攤位的視覺輔導改造,但相較特色市場尚有努力空間,就像那些令人想一逛在逛的老市場,只有不斷注入新血才能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