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政府所推動金寧鄉「西山農地重畫案」,計畫書已獲得內政部核准,期盼透過農地重畫,讓土地活化,重整可能原本畸零細碎的土地,使耕地坵形方整,並且佈設農水路等設施,改善農業生產環境,讓鄉親能更有效地使用,發揮農地的價值。北竿坂里村多年前亦有人倡議推動農地重劃,不論是繼續傳統農業還是轉型休閒農業,重劃都有助於產業發展,也能經由轉型規劃吸引青年返鄉投入農業。
北竿坂里擁有全縣面積最大的農地,但近年來務農人口老化及消費市場的轉變,讓傳統農業失去競爭力,已有超過一半面積的農田處於荒蕪狀態。每年冬天的三寶收購沒能真正改善農民收入微薄的事實。政府每年花在三寶收購的預算不足百萬元,平均分給各農戶計算,一戶不過5、6萬元,因此偌大的農地要發揮其應有價值就必須大破大立,朝轉型方向規劃,而任何型態的轉變都必須從重劃開始。
土地是所有發展的基礎,馬祖的傳統農業在戰地軍管時期扮演重要的生產角色,當年政府有農改場、苗圃等單位,配合農會發展農業,產品則供應島上軍民。如今台馬交通便利,市場所需農產品多從台灣本島進口,但可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台灣本島的蔬果供應容易受市場及天災有巨大波動,近年來就多次出現台灣菜價高於本地產的現象,又因為本地產量不足導致市場無菜可買的情況發生。
繼續走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可能不符合時代趨勢,但在經歷菜價風波後我們也要認真思考是否應該重新檢視馬祖的農業政策,能夠在地生產的蔬果都應在地生產,從減少食物運送里程節能的角度出發也是符合勢之所趨的。近年來產發處與農會大力推展食在地的理念,而政策要真實的落實在各鄉島的農業改革才有意義。
推動農地重劃是一種土地開發的概念,北竿坂里農地零星分散不利於機械化農業發展,而這一點可能是影響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願意的原因之一。為了要讓單位土地面積達到最高生產量能,完善的農水路設施及配合機械化生產條件是很重要的。推廣坂里農地轉型發展精緻休閒農業或量產的加工業等,多年前即有人倡議,但遲遲等不到具體的方案,這期間農地沒能重劃是很大的障礙點,大部份旅台的地主缺乏整合動力,只能任憑良田荒廢。政府基於地方長遠發展以及產業永續經營立場,協助推動農地及農業轉型是可以評估的,而農地的重劃則是轉型的第一步。
社論/推動農地重劃帶動轉型契機
- 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