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喜迎雙十國慶 同心同德開創新局面

  • 2023-10-10

 今為雙十節,也是中華民國國慶日,是個舉國歡騰的喜慶日子。除了要以歡欣、虔敬的心情齊賀國家「生日快樂」外,更要緬懷先賢烈士為國家所做的犧牲奉獻、感恩前人付出的血、汗、淚,同時,我們也應珍惜得來不易的建設成果,惟有全國上下一心,人民生活才能有希望,國家發展才會有前途。

 回顧中華民國歷史,清朝末年政治腐敗,列強侵略,民不聊生,中華民族在屈辱中,面臨存亡關頭。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歷經十次挫敗,終於在辛亥年八月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成功,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這是先烈先賢為了實現建立自由、民主國家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歷盡艱辛所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其後又有軍閥亂政、日本侵略及國共內戰,政府遷臺端賴軍民同胞沉著堅實,奮進勇為,終能克服萬重困難,進而開創舉世矚目的經濟與政治奇蹟。

 回顧過去,策勵將來。中華民國由於內戰,遷都台北,歲月悠悠,轉瞬已七十餘年載。長期以來,面對風雨飄搖,內憂外患,軍民同心同德,不屈不撓,渡過艱難困阻,勵精圖治,曾經創下經濟奇蹟,傲視全球。隨著時代環境的快速變遷,從國家到個人,面對各種挑戰,我們當從國父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奮鬥過程中得到啟發,明白人生起起伏伏,唯有奮鬥不懈,才能創造燦爛的人生。體會當年先人的打拚精神,勇敢迎向挑戰,也是今天慶祝國慶的重要意義所在。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馬祖一直扮演著「邊陲」、「跳板」、「中繼站」的多重角色,因為特殊的戰略地位,在戰地戒嚴管制的年代裡,經濟商業活動幾乎停滯,國民所得偏低,馬祖在經濟、民主、產業、基礎建設等上面,都是台灣最晚發展的一個縣。但是今天,這些過去的「落後」,卻轉化成馬祖發展觀光的最佳資源。化劣勢為優勢,依舊是今天馬祖必須修煉的能力。面對全球化的趨勢與地方競爭的潮流中,馬祖若能善於發掘或培養自己的特色,並且有效治理與行銷,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在這個光輝的十月,回首過往篳路藍縷的艱困時代,讓人更加清楚體悟到民主的可貴。這幾年馬祖各項發展與建設成就不凡,有目共睹,然而,在面對未來嚴峻的挑戰、競爭,更需要國家政府的全力協助,加強各項軟硬體建設,協助發展觀光,落實建設補助計畫,以國家的力量,積極的融入離島的建設,才能使離島居民共享福祉。

 迎接光輝雙十國慶的同時,更是要秉持著純樸勤奮天性,透過強大的內聚力與生命力,繼續將這股力量轉化為中華民國未來進步的動力。國家要長治久安,人民要安居樂業,必須要政治清明、消弭政爭,才能同心同德拚經濟、拚政治、拚外交,國家及人民自然同享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