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狂犬病日 衛福局:遭遇野生動物請保持距離

  • 2023-09-30
 適逢中秋連假及世界狂犬病日,衛福局提醒戶外活動若遭遇野生動物,切記與牠們保持距離,不慎被抓咬傷快依「記、沖、送、觀」口訣處置。(圖:衛福局)

 適逢中秋連假及世界狂犬病日,衛福局提醒戶外活動若遭遇野生動物,切記與牠們保持距離,不慎被抓咬傷快依「記、沖、送、觀」口訣處置。(圖:衛福局)

     【記者曹重偉報導】適逢中秋連假及宣導世界狂犬病日,不少鄉親有外出烤肉賞月等活動,連江縣衛福局提醒,在戶外活動時若遭遇野生的動物,切記與牠們保持距離,別干擾牠們的生活,若仍不慎被抓咬傷,快依口訣「記、沖、送、觀」處理,家中有飼養貓狗寵物的朋友,外出時也務必繫上牽繩,避免侵擾野生動物,並按時帶牠們接種狂犬病疫苗,共同防範狂犬病發生。

    衛福局說明世界狂犬病日(9月28日)源於2007年由非營利組織狂犬病世界聯盟(GARC)所發起,並得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共同支持,成為全球各國共同響應的紀念日。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7萬人死於狂犬病,其中95%以上是被犬隻咬傷,但是如果犬貓疫苗施打率達70%以上,即可有效防止狂犬病在人畜間傳播,為目前最經濟有效的防疫方式。

    衛福局表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腦脊髓炎,致死率近100%,潛伏期約一至三個月,初期症狀有發熱、喉嚨痛、發冷、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現象,然後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又稱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等情況,如不採取醫療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痺導致死亡。

    野生動物如蝙蝠、鼬獾、白鼻心、黃喉貂等皆具有野性,民眾如到山區或野外活動,記住不要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以確保自身安全,一旦被動物咬傷時,請遵從記、沖、送、觀四要訣,「記」:保持冷靜,牢記動物特徵、「沖」:用大量肥皂、清水沖洗十五分鐘,並以優碘消毒傷口、「送」:儘速送醫評估是否要接種疫苗、「觀」:儘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10天;倘民眾不慎被野生動物抓、咬傷,請勿慌張,應儘速前往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急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