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教育才是馬祖永續發展的基石

  • 2023-09-2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各界依例會表揚優良教師,在此除了對終年付出辛勞的教職人員表達敬意外,更重要的是體認節日背後代表的重大意義。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對走過戰地軍管半世紀以及各項資源相對缺乏的馬祖而言,教育更是扮演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角色。

 近年來馬祖的教育工作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都有長足的進步,甚至已經超越台灣部份縣市,但更重要的是必須思考教育能帶領我們走出怎樣一條路。這裡所指的教育不光是學校教育,還包含了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等,馬祖以觀光為立縣根本,而觀光產業要做大做久的很重要一項關鍵是教育扎根工作,這期間牽涉到住民性格和生活水平,都是與教育息息相關的。與我們臨近的日本是台灣人很愛去的國家,其中乾淨的環境是吸引遊客很重要的條件,而日本人愛乾淨的民族風其實與從小學開始的環境教育有關。透過教育手段引領正確的社會風氣,這對馬祖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教育是百年樹人工作,一個文明進步的國家必定重視教育,社會各階層的工作所人才都需要透過教育來培養,而最基礎教育一般認知是從學校開始,其實不然。現在負責任教育要學校與家庭社會結合,也就是說教育下一代不光只是學校老師的事,家庭成員及社會都應肩負不同的功能角色。近年來馬祖地區教育發展環境跟著時代做了改變,但還是有少數家長鄉親對這種家校互動式教育模式無法接受,把孩子教育之事全推給學校老師,無法全面全時掌握學習狀態,這樣可能產生學習的落差,漸漸的讓孩子脫離學習常軌,最終成為被社會遺忘的一群。

 馬祖早年因實施戰地軍管,在當時的環境下國民教育的普及率不高,很多鄉親受限於家境不佳而錯失受教育的機會,那個年代只有為數不多的家長認知到讀書受教育的重要,大部份家庭仍需面對生活的現實被迫失學。而這種情況在地方自治後大幅改善,現在幾乎沒有失學的情況;現在各界都體認到地方要發展就要有人才的重要性,而人才就需要教育來養成。從小學到大學,馬祖的每一所學校都扮演不同階段的重要角色,而利用教育資源推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教育方案尤其重要。隨著科技發達普及,馬祖的教育在軟硬體各方面條件都不差,學校老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更重要的任務是為地方發展需求在學校裡發掘並培養適當人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材施教在現在這個社會看來更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