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路科技時代來臨,形形色色的媒體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其中自媒體也在資訊傳播過程中佔一席之地。面對來自四面八方各種型態及政治立場差異的訊息,閱聽人能否經由自身的知識經驗對訊息做正確的了解,牽涉到再次傳播時事實失真或偏頗的可能性。近年來公部門也針對所謂的假訊息建立回應的標準作業,甚至透過立法來防堵,但成效有限。因應全民記者時代來臨,閱聽人要培養對多元訊息查證的能力,才能在新媒體時代下成為聰明人。
在網路出現前,我們面對的是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傳統媒體多半依循守門人的機制,各方訊息經由專業記者及編輯的把關進行篩選,相對可降低訊息錯誤的程度,但並不表示閱讀人可百分百信任。媒體在民主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西方世界把媒體定位為行政、立法,司法外的第四權,而網路媒體也被聯合國認證為「第四媒體」,而自媒體也跟隨網路媒體也在大肆成長。如今的社會是處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多方求證是閱聽人唯一能做的自我保護之法,因為正確訊息可以傳播,錯誤訊息一旦二手或多手傳播,恐對社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今年是選舉年,根據往年經驗,只要是選舉年網路的訊息就特別多、特別亂,政治人物或政黨善用網路打所謂的空戰,候選人針對公共議題可能以各種手法甚至是編造扭曲的方式打擊對手,往往產生立場偏頗對人不對事的言論大戰。對於大眾選民閱聽人而言,能否判斷訊息真偽就必須要多方查證,才不會隨之起舞。網路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傳播業造成極大衝擊,伴隨網路而來的互動性、匿名性、即時性、豐富性、分眾化等特質,閱聽人的主動性大幅提升,所謂的主觀與客觀也因此難以分界,而閱聽人因為接受錯誤訊息而做出錯誤判讀,最終可能使普羅大眾甚至自己成為受害者。
網路媒體結合商業化之後,往往訊息背後所隱藏的意圖難以發現,近年來猖獗的詐騙事件就是一例,閱聽人在接收訊息時若不能冷靜思考、多方求證,往往掉入詐騙陷阱,最終讓自己甚至是家人成為受害者。在自媒體型態的方興未艾,誰來為訊息把關成了社會必須關注的話題,此時訊息對象的即時回應更顯重要,不論是公部門還是私領域,在網路新時代之下都不能不自我要求。媒體新時代已是不可抵擋的必然趨勢,閱聽人往往在及時互動的過程中扮演不經意傳播的角色,只有多方查證才能避免錯誤訊息跟隨網路不斷無止境的蔓延。
社論/閱聽人要培養正確解讀訊息的能力
- 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