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強化國人道路交通安全觀念,交通部自109年起辦理全國的交通安全運動,將每年9月訂為交通安全月,透過特定時間的強化宣導,喚起國人交通安全意識。連江縣交通旅遊局亦配合辦理交通安全月大型活動宣導,邀請連江縣警察局、連江縣監理站及連江縣政府教育處共同響應,現場透過闖關、有獎徵答與著色比賽等精彩活動,喚起大眾對交通安全的關注。
今年度的交通安全月,依循交通部「停、讓文化」政策,加強停讓行人的觀念宣導,透過中央部會、地 方政府、民間企業組織攜手合作,將道安扎根於生活,「停」「讓」觀念深植國人心中。近年「行人地獄」相關議題逐漸發酵、受到全國重視,改善行人安全、提升道安意識及塑造停讓文化等工作刻不容緩。
許多的道路交通事故傷害皆源自於道路的規劃設計不當,多數國家的道路網皆以機動車使用者的需求為主要考量,並未從所有道路使用者的角度去提供一個更安全的道路環境。對於不同的用路人亦應有不同的考量重點,如針對機動車使用者設計時,應考慮路旁之障礙物、照明、防撞措施等,以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及事故的後果。針對行人與自行車設計時,則應考慮適當的分隔措施,提供安全的通道,以獲得相對的安全性。並針對易肇事地點採取補救措施,如易肇事路段改善;路面維護、照明條件改善;標誌、標線、號誌、槽化等交通工程改善等。
駕駛人未遵守道路行車速限、酒後駕車、疲勞駕駛及不使用安全防護設備等,是發生事故、造成死亡與嚴重傷害的主要原因。然而,僅依靠制訂法規並無法遏止這些不當的行為,用路人遵守法規的自覺仍是其中的關鍵因素。沒有執法的教育宣導,通常效果都不佳,為擺脫「行人地獄」的標籤,必須加強執法,使駕駛人具有較高的被取締風險感知,及伴隨著適當的處罰,方能提高法規的遵守。綜言之,欲落實行人交通安全改善,創造一個守法的社會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禮讓行人」雖然是最基本的駕駛觀念,但經內政部警政署分析人與車在路口肇事之原因,卻有8成是因為車輛不禮讓行人導致事故發生,由於行人在道路上是相對較弱勢的用路人,其通行安全應予較高的保障與維護。在世界各先進國家中,尊重與禮讓行人是一種習慣,我們亦應建立駕駛人對行人展現友善的禮讓行為,行人也應該養成安全過馬路的交通禮儀與習慣,包括過馬路不要滑手機,應在劃設的人行道行走,綠燈秒數足夠再加速通過,在未劃設人行道的道路,應靠邊行走。惟有駕駛人與行人均抱持互相尊重、彼此禮讓的正確停讓觀念,才是交通更安全順暢的最佳法則。
社論/行車多禮讓 行人優先行
-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