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馬祖人成年禮 牛角做出幼

  • 2023-09-17

馬祖人成年禮 牛角做出幼。(圖:曹重偉/文:文化處)

馬祖人成年禮 牛角做出幼。(圖:曹重偉/文:文化處)

做出幼,馬祖話稱「tsoˇtshuk iuˇ,ㄗㄛˇ ㄘㄨㄎ ㄧㄨˇ」,又稱作過關(kuo uang,ㄍㄨㄛ ㄨㄤ),據傳此習俗是隨著福州移民傳入馬祖地區,旨在祈求婦幼保護神-臨水夫人等神祇,祛除孩子在生命中可能會遇到的關煞,庇佑孩子在身體與心境上能順利轉換、平安長大。2011年起連江縣政府、地區廟宇與社區融合其他相關習俗擴大辦理為「牛角做出幼」,現已成為馬祖地區重要的秋季慶典。

此習俗源於福州地區臨水夫人信仰,臨水夫人原名陳靖姑,俗稱陳夫人、臨水嬭或奶娘等,家中世代行巫,從小了解法術,因懷孕之身進行祈雨抗旱,不幸操勞過度身亡,因此成為護佑孕婦、幼兒之神。在馬祖人傳統習俗中,嬰孩出生後,會在母親臥房中擺放臨水夫人神位,以祈求夫人保佑嬰孩平安,直到孩童16歲成年後才會撤下,俗稱「分盆禮」。

一般來說,家中若要辦做出幼,道士會先依照小孩出生時、由算命師算出的定時紙選出合適的時辰,再請主人家採購當天要用的五色紙、供品,然後在家中張貼擇日單,向家神、臨水夫人報備儀式舉行的時間,告誡鬼魅當日不可靠近。

道士陳柏儒分享,傳統的做出幼儀式可分為8至9個步驟(新婚夫婦過關增加「謝天地」),包含發奏、啟聖、延壽、祭關煞、調兵、過關、請奶、送神(謝宴),每個步驟均有不同的意涵,像是「延壽」就是透過祭拜紅斗來延長過關者的壽命;「過關」則是整場儀式最核心的部分,道士會剪出過關者命中會遇到的關煞,接著持龍角、七星劍與五方旗,領過關者過關門,再用劍將關門斬下,象徵破除關煞。儀式通常會從5、6點開始,中午休息後再進行到傍晚4、5點,時間相當長。

不過,早年馬祖地區居民多生活貧困,新生兒做出幼所費不貲,需要準備的供品採購單洋洋灑灑就超過20樣,不少父母是能拖就拖,除非是遇到孩子難養、疾病纏身才會積極地請道士辦理儀式,也有家庭會與神明約定孩子結婚時才做。2011年起連江縣政府與馬祖高中、牛角社區發展協會以及牛峰境五靈公廟合作,結合民間答謝臨水夫人庇佑的分盆禮與做出幼儀式舉辦地區節慶-牛角做出幼,讓16歲的高中學生能走入廟宇認識馬祖的傳統成年禮,不少夫婦也會帶著新生兒到廟裡祈求臨水夫人庇佑,以信仰傳承長輩期盼孩子健康長大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