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白沙成為真正能避風的港口

  • 2023-09-15

 馬祖港埠推動小組日前針對北竿白沙港未來整體規劃召開地方說明會,會中雖然沒有明確的方案出爐,但客貨分離及推動白沙全港靜穩度改善已是各界重大共識。白沙從早期的漁港到現在的國內商港,前後二十多年時間讓白沙成為北竿最重要的海運中心,現在如此,未來也是一樣。港區配置及動線的任何一種方案其前提是港區靜穩度要夠,只要全港達到能夠避颱風的等級,不管是南北碼頭要客要貨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而且可調整的彈性空間更大。

 白沙港早年是為了解決南北竿之間客運而推動興建,多年來政府投注大量經費進行港區擴建及防波堤增設等,二十多年來才有現在規模,但也因為早期選址及規劃讓白沙港的腹地先天受限,如今不管是客運還是貨運甚至小三通等,都因為腹地不足很難面面俱到,且必須透過調度讓碼頭業務維持運轉。白沙做為北竿唯一的港口,其在交通及產業上的地位自然十分重要,因此完整的規劃是未來白沙能否繼續擔任海運中心的關鍵,先天不良就更需要後天的調理,未來五年的港埠計畫提供了機會。

 在日前召開的港埠推動小組會議中,北竿各界對於白沙整體方向是南客北貨,還是北客南貨仍有不同意見,這是各有利弊的方案,唯一的共識是客貨必須分離。所有可行的政策方案都必須有科學及專業做依據,白沙港的規劃及短中長程計畫該如何推動,推動小組召集人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在會議中說了一句最中肯的話,不能想到那做到那;白沙港的規劃配置相較於其它鄉島碼頭要複雜一些,甚至牽涉到政策尚未定案的馬祖大橋,考量越多規劃就越綁手綁腳,此時若能逆向思考,用時間換取空間,未嚐不是解決爭議的方式。

 依照顧問公司提出的白沙港短中長程計畫,其中把南北防波堤延伸列長期目標,而白沙碼頭在面對馬祖大橋尚未定案前可能影響整體配置的前提下,應針對短中長程計畫內容做調整。推動小組召集人把重點提出,那就是認真思考如何全面改善港區靜穩度。因為靜穩度才是一座碼頭能否長遠發展及發揮功能的最重要關鍵,一旦靜穩度達標,也就代表已達到避風等級,當整個白沙港成為一個池子時,不論南客北貨或是漁港要放在那就不是問題。因此白沙碼頭要先有佈局規劃再來談配置。港埠推動小組也認同,只要提升靜穩度,經費再多也要設法分年落實,這樣才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讓白沙成為可避風的港口,進而暢通人貨帶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