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單身害怕孤獨,唯恐自己孤老終身,出遊總要揪一幫好友,才能平息心裡一方的孤獨與恐懼,但隨著網路社群日益發達,加上年齡增長,人際關係盤根錯節,認識的人越來越多,需要自己經手的事情越來越複雜,越難擁有孤獨與只屬於自己的時光,直到屬於自己的時間逐漸減少,才真切地了解到孤獨的可貴。
特別有感的是成家立業後,二個小孩又相繼出生,屬於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幾,經常是白天上班工作,晚上陪伴家人,只有等孩子睡著,才能感覺到這世界上有一絲屬於自己的安靜且孤獨的時光,然而自己極力想要抓住難得的獨處,卻時常事與願違,在經歷白天的疲憊工作後,晚上接連哄睡兩個孩子,自己也敵不過瞌睡蟲,時常一同入睡,獲取不易的獨處時光又隨之報銷。
可能很多人想問說:「獨處不會發悶或無聊嗎?」但有道是:「孤獨是最好的人生昇華。」透過獨處來沉澱自己,反思生活點滴,足以收穫豐碩成果,就以喜愛寫作的自己為例,若太多外在事物干擾,致思考渾沌不明,絕對無法擠出像樣的文字,如能腦袋放空思考,讓思想無限徜徉,常有天外飛來一筆,形塑出優美且貼切的文章。
不可諱言地,與人共處時,言行檢點容易,獨處時候的自己,毫無外在世俗禮教拘束,行為不矯作,才是最自然、最純粹的自己,不過由於無人監督下,最能顯現出一個人的本性,言行較無法自省自克,人性的弱點也就容易暴露。爰此,古人才用許多歷史典故,提醒我們需要「慎獨」,尤其現今科技日新月異、人手一機,在資訊發達的社會裡,「慎獨」的功夫更為重要。
《中庸》一書內曾述:「慎獨,之於他人是坦蕩,之於自己,則是心安。一個表裏如一的人,事無不可對人言,就少有愧疚、猜疑、顧忌等種種陰暗,心中自然綠意盎然,步步花開。」當別人看不見的時候,還能慎重行事更彌足珍貴,我們應常存慎獨之心,言行合一、心口如一,保持內觀與道德的良知,致使人生始終坦蕩,一身正氣走四方,更要好好珍惜只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期許在沒人看得到我時,也要默默地發光。
獨處時光/羽毛
-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