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9日為國民體育日,每年推行國民體育日,目的是向民眾傳達:無論是任何年齡、任何工作領域的人,都應保持良好、規律的運動習慣,才能落實「健康久久」的口號,常保身體健康。
其實,中華民國體育節的緣起非常早,可追溯至民國30年,當年的9月9日國民政府公布了《國民體育法》,利用重九登高郊遊的傳統習俗意涵,訂定國曆9月9日為「體育節」,推行國民體育,希望人民都有強健的體魄。體育節雖然不是用來紀念或慶祝類的節日,但它卻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個節日把「運動有助健康」的觀念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而且隨著每次舉辦體育賽事,大家也越覺得運動其實就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民國102年三讀修正通過《國民體育法》訂定九月九日為「國民體育日」,現在每年各縣市政府配合九九國民體育日推出多項體育活動,甚至邀請知名運動明星、熱愛運動且運動形象明顯之知名演藝人員代言,以加深民眾對國民體育日印象,鼓勵民眾參與運動,盡情享受運動樂趣,並增進民眾身體健康及生活品質。
國民體能素質的良窳,不僅影響民眾的生活品質,也是衡量國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隨著國家現代化的發展,我國國民的體能素質固然大幅提升,但也由於經濟高度成長,民眾物質生活普遍改善,以及科技發展改變生活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導致國民體重過重的比率日漸增加,不但體能有弱化的趨勢,慢性病罹患者的年齡層也逐次降低。這些國民健康的警訊,凸顯了提倡全民體育與正當休閒活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近年來,連江縣政持續加強公共運動設施場館整建,提供縣民運動休閒需要的場所,使民眾在工作之餘,能有適當的場地從事便利、安全、合宜的休閒運動。此外,透過大型運動場館的興建,提供舉辦體育競技賽會場地,及公共藝術與傳統藝術表演空間,讓體育與藝術相結合,落實推展全民體育工作,提升國民的健康體能。
研究顯示,運動可促進健康,減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骨質疏鬆等疾病的風險,並且運動對各年齡層都有好處,兒童規律運動能降低成年後被慢性病纏身的機率,年長者多從事強化肌肉和平衡的運動,有助於預防跌倒,可改善自我照顧功能。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最少要進行30分鐘中度強度的運動。
為倡導與鼓勵民眾參與休閒體育活動,馬祖要持續充實運動設施,改善運動環境,並融合新型態健身房、韻律教室、全齡體能訓練場及羽球場(綜合球場)等運動設施,藉此強化民眾基礎體能;並整修既有運動設施,提供便利、優質、安全的運動環境,讓運動成為國民生活的一部分。
社論/響應國民體育日 落實健康久久
- 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