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洞刻畫時代履痕,每回看到防空洞,總會停下腳步,看看周遭環境和洞窟結構,感受一下在動盪歲月中先人的智慧與憂患意識。
百年石頭屋防空洞
石碇是新北熱門的旅遊景點,山明水秀、景色優美,造訪人潮絡繹不絕。
行抵石碇老街,放眼望去,沿溪而建的房舍緊密相連,有些甚至將柱子固定於河床上,以充分利用地形,解決地狹人稠的問題;這種特殊景觀即所謂「吊腳樓」,由於建築物緊密相連,走廊形成「不見天」的街景,通行其間,彷彿是遊走在地下街,長巷中間位置有一處百年石頭屋,整體結構不論是屋牆或地板都是由石頭建造,步入百年石頭屋,宛如走入時光隧道,柔和燈光訴說著光陰的故事。
百年石頭厝原為「林恆春中藥鋪」,由於不論建築或各種器物,如藥罐子、磨藥工具…… 等,以及生活用品如石臼、古甕、木椅、竹籃……等,均保留相當良好,為讓民眾回味當年的景況,地方政府特商請屋主開放,供民眾參觀。
石頭屋由於緊靠山岩開鑿所以相當堅固,絕非一般鋼筋水泥屋可比擬。最令人驚豔的是,石頭屋角落有一處微拱型入口,導覽牌標示「防空洞」,走近一瞧,洞內的空間頗為寬敞,精巧的是,防空洞是由緊鄰的山壁打造而成,整體結構相當堅固。簡介資料指出,防空洞約建於台灣光復前二、三年,當時由於時局較不穩定;面對戰爭威脅,為維護安全,政府及民間均建有防空洞,以備不時之需。聽到「嗚、嗚」的防空警報聲,民眾會迅速疏散躲進防空洞,大家頗具警覺性。
這種開鑿山壁的防空洞十分堅實,當年戍守馬祖時有很多類似的防空設施;歲月流轉,如今不論本島或外島的防空洞大多已卸下任務,有些則以另一種樣貌呈現,帶來新風采。
石頭屋,沒有華麗的裝飾,但樸拙的設施見證先人的智慧,探看屋裡防空洞的石壁,增添幾許知福惜福的感懷。
眷村防空洞
在當年整軍經武的時代,政府為了安置軍眷,讓軍人無後顧之憂,設置了多處眷村;在特殊的時空環境中,眷村慢慢形成勤儉、樸實與嚴謹的眷村文化,頗耐人尋味。
假日,偕內人造訪空軍三重一村,此處原為防砲部隊眷村,由於具有史蹟文物保存的價值,經相關單位整修,重現當年眷村食衣住行育樂的場景,現已成為探索早期眷村生活景況,找尋往日歲月足跡的場域,遊賞其間,讓人頗感親切。
眷村的綠化、美化及房舍維護做得相當好,尤其這裡保留有一處非常完備的防空洞,並訂定有開放時段,供民眾參觀。特別偕內人前往登記體驗,依規定戴上鋼盔,隨導覽志工進入參觀,狹長隧道,整體結構相當堅實,安全性甚高;空襲的場景如何?為了讓大家體驗空襲的實際狀況,坑道裡設計轟隆、轟隆的聲音與光影效果,以實境方式,呈現緊張畫面,令人印象深刻;隧道出口連結防砲陣地,以利戰備,設置十分周全。
走在坑道裡,隱隱能勾勒出沉著應變的氛圍;走出坑道,往戶外廣場,林木蔥蘢,隱蔽相當良好;的確,是一處設施完備的防空洞,值得體驗。歲月不斷向前推移,偶而停下腳步,回顧往日時光,更能增添前的動力。
後慈湖防空洞
夏日,造訪大溪後慈湖園區。景色秀麗的後慈湖,呈新月形,發源於白石山溪澗,原名「龍過脈埤」,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用以灌溉的埤塘,隨著軍事單位的解禁,揭開了神秘面紗,園區林木蓊鬱、湖光倒影、生態豐美,宛如世外桃源。
漫步清幽環境,讓人腳步格外輕盈。由於當年此處為軍事重地,林間藏有多座防空洞與隧道,必須近距離觀看,才能窺見其樣貌,堅實的外觀,飄泛幾許神秘感,讓人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大自然充滿奧祕,由於荒置的防空洞與隧道較為冷暗與濕潤,吸引很多蝙蝠棲息,形成特殊景緻。
我和內人滿懷好奇走往園區的生態展示館,這裡設有視聽設備連結防空洞與隧道,透過紅外線攝像,可觀察洞裡蝙蝠的動態,「好有趣的畫面!」時而飛翔、時而倒吊……群聚的活動,饒富趣味。蝙蝠是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由於其樣貌、器官、習性較特殊,長期以來,受到生態研究者的重視。
防空洞與隧道,從原本的軍事設施蛻變成蝙蝠生態保育之處,常有學生來戶外教學,美麗的蛻變,令人驚豔。
* *
在動盪的時代,防空洞不論在山野或城鎮,均是守護民眾安全的地方;雖然在時光的淘洗下,日益滄桑,但那份見證先人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仍在時代的演展中,綻放令人懷念的微光,和一份知福惜福的感懷。
防空洞刻畫舊時光/潘憲榮
-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