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天,就要開工了,開工前,萬般情緒湧上心頭,本來以為完美的計畫,達成率卻不到兩成,很多事情來不及做,只能留待有空的時間來完成。每次總是這樣,滿心期待的有個連假,以為那個時間很充裕,誰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時間其實是不夠多的,大多時間都要拿來符合這個過節的氛圍,例如端午節要一起吃粽子,中秋節要團圓烤肉、賞月及吃月餅,還有年節要一起圍爐。從小不懂得好好利用時間,以為寒暑假很長很長,長大後,才知道就算有寒暑假也不夠用。所以,每次都會期待放假前的時間,可以好好想想要做什麼,雖然知道可能也完成不了什麼,但是那樣的期待是放假的感受,至於在放假期間,就會被時間追趕而變調。
所以,無論是幾天連假,開工前總會有種種哀思與牢騷,甚至有點憂鬱傾向,只是這種感覺是習慣了,也被迫習慣了,只能承認這樣的現實,然後讓日子繼續往前走。會這樣說倒也不是不喜歡上班,因為上班確實也有種踏實感,只是放假與上班之間的銜接,就很重要。人們總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但人總有些惰性,休息久了,就想繼續休息,就懶得動,希望假期可以延長,而在工作的時候,能維持一定的專注度,為的是達到目標,當然,也很滿心期待假日的到來,在認真工作許多天之後,週休二日或是特別連假的到來,可以舒緩內心的情緒與身體的疲累,人總要充電過後繼續在拚,無法簡單就這樣恢復,休息自然很重要。
只是每當休息的時候,總會覺得可以好好利用那些時間,殊不知,休息最好就拿來休息就好,不用一定要按表操課,或是達到某些計畫。像我之前,就強迫自己在連假要早起,可是因為太累了,所以鬧鐘真的很難叫的醒我,我的鬧鐘時間一延再延,延到我只能把它直接按掉,因為吵到枕邊人,以及我還想要休息。我總會想著,是不是給自己壓力太大了,所以要這樣強迫自己早起。其實,早起也是東摸摸西摸摸,真正能做的事情不多,然後早上在伴隨著睡不飽的疲累過日子,一下子又想要繼續睡了,所以,這在假日一點意義也沒有,後來想想,倒不如睡飽一點,養足精神起床後再繼續拚,我覺得比較有意義,其實也比較有效率一點。
再過不了多久,就要開工了,我的假日跟青春小鳥一樣一起不復返,我以為那些假日真的能做點什麼,可是好像在想休息與計畫之間產生矛盾,然後外界又充滿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做,儘管你已經做好時間控管,卻也覺得時間越來越少,畢竟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很難用體力換取時間了,然後,只能在無數次的哀思裡找到內心的平衡,安慰自己至少有做什麼,或是本來就無法做什麼。因為太多事情是身不由己,自己無法決定,然後體力不如以往,眼睛也常常疲累,需要常常找時間休息。本來總覺得,很多事情是自己為自己找的藉口,可是,仔細想想,人生本來就是無法盡如己意,倘若能夠做到部分的事情,那也算是對自己的一點交代,即使要開工了,還是得默默地接受這樣的事實,然後期待下一次放假的到來。
開工前的哀思/徐夢陽
-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