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榮耀九三 向國軍致敬

  • 2023-09-03

 今天是「九三軍人節」,是屬於軍人的節日,也是屬於全國民眾的節日。這個特別的日子,承載無數先烈先賢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族興亡捨生取義的故事;軍愛民、民敬軍,軍人以自己為榮,國家與人民也會以軍人為榮,不分你我,攜手同心,守護我們的家園。

 回首史頁,軍人節與國軍衛國奉獻息息相關。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勝,9月2日在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日軍受降典禮;而我國戰區的受降,則於9月9日上午9時在南京舉行,象徵8年艱苦對日抗戰的勝利。為紀念這段歷史,國民政府乃於民國35年4月,將每年9月3日訂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並於當日舉行中樞秋祭國殤大典。

 由於在民國44年前,各軍種均定有不同的慶典節日,國防部考量各部隊雖然各有光榮傳統,以及不同的歷史背景,但因為名稱各異,無法在實質上確立「軍人節」的定位;再考量國軍於8年浴血苦戰後,最終獲得光榮勝利,適足以代表官兵無視生死、捍衛國家的精神,乃納入各軍種紀念節日,並訂定9月3日為「軍人節」。

 民國94年2月,「全民國防教育法」經總統核定公布,至95年2月1日正式施行。此時,國防部再度廣納眾議,將每年的9月3日、也就是軍人節,訂為「全民國防教育日」,將積極自我防衛的全民國防信念,保持高度警醒的憂患意識,與建軍備戰的工作相結合,讓原本只屬於軍人的「九三軍人節」,與匹夫有責的「全民國防教育日」貼合,倍增「九三」的榮耀與時代價值。

 撫今追昔,中華民國國軍無論在8年對日抗戰,或是近代的保臺諸戰役中,都用斑斑血淚,為軍人的職責,立下了深刻的註腳。中華民國建國史篳路藍縷,卻總能在最危難、困頓之際扭轉戰局,追根究柢,乃是無數國軍官兵捨身取義,抱持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軍人氣魄,勤訓苦練,戰力倍增,繼而達成保國衛民使命。 

 回首過往的國軍建軍史,無數先賢先烈用血汗與生命力抗強敵、捍衛家邦,寫下輝煌的歷史;今日,每一位軍人都有責任,把這份榮耀永續傳承。為彰顯國軍守護國家之榮耀,政府與民間企業紛紛自發性策辦各式軍人節相關慶祝活動,意義深遠。此舉除向軍人表達崇高敬意,讓每位官兵深刻感受自己就是「軍人節」主角,更能在「官兵有感、軍民同歡」氛圍中,持續提升國軍榮譽形象,強固守土有責的信心與精神戰力,展現「有決心、有能力、有信心」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責大任。從過去到現在以至未來,國軍永遠是維護國家安全最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