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因為疫情關係而停辦了許多政令宣導與觀光宣傳活動,今年地區各鄉島陸續恢復推出許多大大小小活動,但仍有許多活動被批評為一次性消耗預算型態。地區辦活動有很多類型,其中又以觀光宣傳及促進旅遊型態為多,因此活動的效益就會被用放大鏡檢視。馬祖整體資源有限,辦活動就不能有多頭馬車,從鄉到縣乃至於中央駐馬機關,應設法強化橫向連繫,集中經費與人力把活動辦好辦大,讓政府投注的經費能收到預期效益。
觀光旺季到,從縣府到馬管處乃至於各鄉都陸續推出各項觀光宣導活動,其目的是希望帶動觀光人潮,而最終目標是要為民間創造商機。多年來各單位累積辦活動的經驗豐富,從早年的一次性慢慢轉變到延續性,例如馬管處最近幾年以微光馬祖為主題,在各鄉各島陸續推出音樂會系列活動,企圖透過常態性的活動打造觀光品牌。
參考國內其它縣市舉辦類似觀光宣傳活動,都不會只有一個場次,例如宜蘭童玩節、澎湖花火節、貢寮音樂祭等。集中經費、活動期程拉長,觀光要能與在地產業結合,更要突破傳統活動大拜拜的思維,要知道政府花錢辦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遊客入境,進而帶動民間商機。活動不在多,要選對主題方向、集中人力與經費,各單位應深入檢討活動效益,在整體資源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該斷的要斷、該砍的就砍,把錢花在刀口上,再由經驗的累積口碑,假以時日就能達到吸引遊客的目標。
島島有特色的觀光活動是我們的目標,馬祖各鄉島近年來熱衷於海洋觀光與馬拉松等活動,性質上有點雷同,只要從活動的參與人數就能清楚的判斷是否發揮了預期效益。地區的活動項目多如牛毛,若活動性質是政令宣導,參與的多為在地鄉親,若是以觀光宣傳為主題,缺乏遊客的參與就會讓活動背上罵名。因此要讓觀光活動達到應有效益,要在期程規劃有更謹慎的考量,例如什麼樣的季節會有什麼的觀光族群,活動型態也要配合,這樣才不會讓活動淪為「自得其樂」的下場。
舉辦觀光宣傳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帶動產業發展,若政府花了一塊錢不能讓民間賺到至少一塊錢,就表示活動的效益要檢討了,未來大部份的活動經費要以投注在吸引觀光客這個區塊之上,且鄉與縣甚至是中央機關不能疊床架屋。各機關之間若能加強橫向連繫,在不同的領域各自發揮,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社論/整合資源把活動辦好辦大
-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