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導,位於南海的我國太平島網路訊號不佳,島上海巡弟兄如使用中華電信訊號,連LINE都傳送困難,部分弟兄只好改透過中國移動訊號漫遊方式連網,形成國安漏洞。由於今年二月馬祖斷訊時,馬祖部分鄉親也是透過中國大陸電信公司SIM卡上網,這種「自救」方式,突顯了離島通訊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太平島的通訊環境,太平島上有3G、4G基地台,問題不是沒有基地台,而是基地台後端的back-haul(後傳鏈路)。相對於馬祖二月的斷纜窘況,太平島更慘,因為太平島無纜可斷,馬祖還有兩條可通訊的海纜,目前我國太平島並無光纖電纜上島。
至於微波,馬祖之前的微波龜速讓民眾直搖頭,在今年二月馬祖斷纜後,在強大輿論壓力下,中央緊急從其他地方調撥微波裝置,擴容之後的馬祖微波系統,頻寬已大幅增加。由於太平島與高雄港相距約860浬,距離過遠,因此無法透過微波方式傳送訊號。不要說像馬祖一樣擴容,太平島連設置點對點微波的先天條件都沒有。
在衛星方面,和馬祖一樣,太平島也有衛星通訊,但兩者都是高軌道同步衛星,馬祖鄉親都知道馬祖的衛星通訊,無法負荷上網流量,只能滿足語音通話需求。目前南海諸島通訊系統主要以中新二號衛星作為骨幹傳輸鏈路,中新二號衛星是高軌道同步衛星,使用C頻段及Ku頻段提供服務,對於島上上網需求,中新二號衛星的頻寬不足。
那為何在南海中國移動的訊號會強過中華電信?答案就是衛星加海纜。
由於南海是中國地緣政治重點熱區,根據媒體報導,中國移動2003年中國移動率先在西沙永興島開通了移動通信基站,並已在南海設立13個島嶼開通了14個基站和一個備用基站。2015年啟動南海的4G信號,中國大陸在南海的4G基站,起初時並非透過海纜或微波,而是直接通過衛星傳輸資料,島上傳輸速率達到每秒10兆,大陸也於今年在南海海域完成低軌寬頻通信試驗星座的首次遠海測試。而後中國再繼續海纜建設,在南海設置光纖基地台,光纖電纜傳輸速度相較衛星系統更快速及穩定。
根據大陸在南海的經驗,衛星在海纜、微波無法涵蓋時,衛星能發揮其跨地理障礙的優勢,相對於海纜、微波,目前馬祖的衛星建設最為不足,期望中央能夠理解離島通訊先天限制,儘快在離島開通低軌衛星系統。其次,海纜的頻寬與穩定性遠高於衛星、微波,因此馬祖未來的海纜建設仍不能停止,仍需要繼續升級,以海纜為主,微波、衛星為輔,在海纜失能時,微波、衛星能做為馬祖的通訊備援。
馬祖的四鄉五島數位通訊,雖然比太平島好,但仍有加強的空間,希望中央能持續注意馬祖的通信問題,並挹注資源改善,地方全力支持通信建設,讓馬祖未來的發展不中斷延遲。
社論/從太平島收訊問題 看馬祖數位通訊韌性
-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