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個半月的伏季休漁後,大陸漁船紛紛出籠開始作業,馬祖海域的越界威脅卻漸趨嚴峻。經過長時間的過度捕撈,全球的漁獲量是逐年降低,近年來馬祖海域漁源枯竭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兩岸雙方必須共同體認健全海洋生態的重要性,關注過度捕撈與越界捕魚的問題,繼而務實推展海洋保育政策,海洋資源復育與復甦才能有所期待。
隨著科技發達、漁撈努力量增加,已影響漁業資源再生性,甚至造成海洋捕撈漁業產量出現停滯、下滑現象,因此,加強管理漁業資源並落實執法,已受到各界高度重視。面對沿近海漁業資源銳減,中國從1995年起啟動伏季休漁,伏季指的是夏季,這段時間是魚類產卵高峰期,生長速度也比較快,最早先從東海實施休漁,逐步拓展至黃渤海、南海,以及長江、黃河。但是,休漁結束後所有漁船傾巢而出,還是必須要透過管理,包括漁船數量、捕撈量配額等,這樣才能達到漁業資源永續的目的。
全球漁源枯竭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國家和漁民都在捕撈技術、船隻數量、人力上加強投資;特別是中國大陸,近數十年間經濟起飛,追求物質的高消費生活轉變,連帶造成高經濟價值的魚類或是水產品需求日益提升,也因為物稀為貴,魚價越來越高,可以預見鋌而走險越界捕魚的現象,絕對不會消聲匿跡,馬祖的護漁工作一日也不能鬆懈。
經過長時間的過度捕撈,馬祖海域的漁獲量是逐年降低,若不積極展開維護漁業資源的行動,長此以往,馬祖未來的漁場命運只有不斷枯竭,最後走向衰敗。因此,唯有提升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執法能力,並節制對海洋的掠奪,才能維持漁業資源的永續發展。即使在休漁期,過去幾個月馬祖海域仍然不時出現大陸船艇入侵的情況,此時我方海巡機關若不介入有效管制,海中資源便進入惡性循環,生物非但不能維持多樣性,更可能進入品種滅絕地步。
大陸休漁期結束,馬祖海域取締越界更要要落實到底,海巡護漁不會只是口號,應設法在裝備能量及人力上調整因應,尤其是近年來屢受批評的高速快艇入侵事件,現階段加強巡查密度似乎是唯一可行之道,而另一方面更希望重新建立兩岸協調機制,只有兩岸人民政府都有共識,海洋資源復育與復甦才能有所期待。
在漁業資源越來越稀少的狀況下,不但大陸漁船越界掠奪,地區部分漁民也以生計為由,未能接受保育觀念,讓沿近岸漁業資源魚體不斷小型化,以及大型化魚數量日漸稀少。因此,在對海巡單位護漁有更高期待之時,馬祖當地漁民及民眾更應深刻體認到只有關心海洋、愛護海洋,才能讓漁業資源永續利用,並讓我們下一代子孫也能享用到海洋資源的權益。
社論/因應大陸伏季休漁結束 提高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執法能力
- 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