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機場擴建停飛配套應及早因應

  • 2023-08-17

 馬祖北竿3C機場擴建案在完成環評程序後進入建設計畫期程,依照目前規劃實質工程最快可能在114年推動,屆時北竿機場因配合施工可能面臨停航多年的局面,對北竿地區對外交通及相關產業勢必產生巨大衝擊,政府部門應及早規劃各項配套,以降低停航的衝擊與影響。

 北竿機場自83年開航為台馬交通開啟新頁,也從此改變了馬祖軍民往返台馬的習慣,因飛機的便捷使其成為對外交通主流,而地方的相關產業也因為空運交通發展而出現轉型。二十多年來機場在馬祖整體發展中扮演極為重要角色,北竿機場從最早一天飛十多班19人座小飛機,到現在一天只有3班的70人座,不管運量如何,但空中交通對地方的重要性及鄉親對其的依賴度可想而知。為了地方長遠發展,機場擴建勢在必行,施工停航期間對北竿交通及民生產業所帶來的衝擊也無可避免,如何透過擴建工程工序調整以及南北竿間交通相關配套來降低衝擊,現在就要開始規劃。

 為了打造一座可長可久的機場,民航局請專業顧問公司深入評估的結論是優先推動北竿3C機場擴建,並保留未來發展為4C機場的空間。依照規劃,機場連同新航站最快要到121年左右才能完成,扣除規劃設計所需時間,實質的工程可能長達6至7年,是不是從開工到完工都要讓機場處於停航階段?這是可以進一步評估的。機場擴建的主要工項為跑道和新航站,第一步是炸山填海,這個過程中機場是非停航不可,炸完山之後產生的空地才做為新航站用地,因此只要跑道先完成,就能先復航,而同時間再推動新航站工程。因此設法縮短跑道填築所需時間是規劃單位在細部設計時重要考量。

 機場因擴建而停航時對地方的影響現在就能預知,包括了北竿軍民遊客人員進出、高度依賴飛機運輸的各種貨物如郵件、生鮮食品等,一旦北竿機場停航,包括人員及物資的運輸全部轉向南竿機場,此時南北竿之間的交通也連帶必須調整,甚至可能評估北竿往台北港的海運船班可行性等。北竿各界月前在向縣府陳情鄉政業務時就提及,未來機場停航時鄉親往返南北竿次數勢必大增,爭取適當的船票補貼請縣府列為考量。

 中央推動馬祖機場擴建是好事,為了長遠發展勢必要忍受一定程度的不便,但北竿機場的停航為民生、經濟帶來的巨大衝擊和影響層面可以預期,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應深入分析任何可降低衝擊的可行方案,讓各行各業都有心理與實質上的準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