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供水以海淡水為主,湖庫水為輔,因此似乎地區水庫優養化或蓄水量不足並未引起鄉親重視,惟澎湖缺水殷鑑剛發生,同屬離島且供水模式雷同的澎湖,在今年首度侵台的杜蘇芮颱風襲擊下,除未能為澎湖水庫補水,還打壞澎湖第二海淡廠海水輸送管,停供萬噸海淡水,讓澎湖民生用水吃緊,再現提水站大排長龍的缺水夢魘。這樣的缺水情形也是過去馬祖的夢魘,海淡水並非萬能丹,在缺水無虞的情況下,正是整頓水庫的好時機,避免未來陷入澎湖缺水窘境。
根據環保署二○二一年環境水質監測年報顯示,台灣本島二十座主要水庫中,包括石門、寶山、明德、鯉魚潭、白河、鏡面、澄清湖與鳳山等八座水庫達優養程度,其中鳳山水庫長期處於優養化狀態。另普養水庫十一座;貧養水庫僅翡翠水庫一座,水質最佳。金門縣、連江縣與澎湖縣等離島地區共二十六座水庫,全數呈現優養狀態。
台灣的環保團體批評水庫上游缺乏管理,農業施肥、濫墾、生活污水含氮、磷營養物質,進入水庫水體,造成藻類大量繁殖;馬祖水庫則是先天不佳,受限地理環境、季節降雨量分佈不均、水庫庫容小及建壩地點有限等因素,使降雨無法充分有效蓄存利用,當水庫蓄水量偏低,流動性差情況下,再受上游不確定的污染源污染,水庫水體之氮、磷提升,加速藻類之繁殖及擴散而造成全縣水庫優養現象。當水庫水優養化嚴重時,就導致淨水廠必須添加更多藥物處理,除了增加製水成本外,當然長期飲用也易對人體產生影響。
水庫優養化幾乎是離島的痛,因此各島都積極推動海淡水,海淡水幾乎是 離島用水的救命符,澎湖過去還多次來到馬祖取經,惟此次澎湖發生的事情也讓我們驚覺,過度依賴海淡水仍有極大的風險,因為澎湖水庫優養化嚴重又缺水,因此一直以來幾乎完全仰賴海淡水,但杜蘇芮颱風重創海淡廠取水管設備,日少一萬噸供水,當地民代要求調度水庫供水,結果水庫蓄水量有限,只能重啟已經停用的三千噸海淡機組緊急加入供水行列。
海淡水當然是離島供水的重要管道,但若是擔負供水的絕大部分比例,一旦出現危機時,就會出現澎湖發生的缺水事件,海淡水及湖庫水的供水比例應該逐年拉近,在海淡水尚能有效供應時,有效進行改善水庫蓄水及解決優養化問題,這才是多元供水的有效策略。
再來海淡水是大幅度仰賴用電的供水,極度耗費能源,海淡一度供水是湖庫水的三倍,因此海淡水是水電同步耗費的極不環保做法,只是為了穩定供水不得不做的選擇,只是不代表有了海淡水就能輕忽水庫,仍須有效積極改善方是正道。
想來諷刺,當澎湖缺水危機發生時,當地部分民眾還慶幸,幸而今年暑假旅客瘋出國,減少到離島旅遊的人數,因此此次的危機沒有受到波及,否則大批的遊客在當地,又適逢缺水,必須排隊領水,那豈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有水當思無水之苦,永續水電必須仰賴地方政府努力,民眾也要配合節省水資源,才能讓馬祖水電無虞。
社論/省思多元平衡的供水策略
- 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