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又到了!在傳統的社會裡,父親的角色,似乎沒有母親那麼倍受讚美歌頌,實因自古「男主外、女主內」,加諸父親大都扮演管教的「黑臉」,不重則不威,於是,和孩子間遂成一道無形的鴻溝。其實,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父親的角色跟母親同等重要,父親節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讓我們在這一天歌頌所有的父親,表示敬意和感恩。
中國人有「嚴父慈母」的說法,傳統父親一向給人嚴肅權威的形象,不輕易表達感情。所以文學裡歌頌父愛的文章比歌頌母愛的來得少,連父親節也沒有母親節熱鬧,父愛常常被忽略。其實,「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同樣的偉大,不能有所偏頗,為人子女,對於父母的崇敬,應是朝朝暮暮,歲歲年年,絕不是母親節或父親節當天,送件禮物或給個紅包就能了事,因為,親情無價,不是任何財物所能替代,何況,現今物阜民豐,老年人物質生活大抵不虞匱乏,真正需要的是一份真誠的關懷,或許,一通問候電話,同樣能滿足老人家心靈上的空虛。
許多研究指出,父親的角色從來都不是可有可無。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家庭研究教授羅納爾(Ronald Rohner)在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評論》的研究報告指出,孩子認為父親對自己的排斥或接納程度,會影響性格成長。研究也發現,孩子若在幼年時有父親的陪伴與照顧,長大後將會更有同理心與慈悲心。亦即,孩子從爸爸那邊所獲得的支持,會讓孩子認同學習,並逐步內化成為性格的一部分,當組成新家庭的時候,也會繼續傳遞這樣的特質。
隨著時代變遷,性別平等的發展,大部分家庭是雙薪模式,代表家中經濟提供者不再只限於父親。而家中父母角色在可能互換情況下,父親跟孩子互動機會變多。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在孩子最需要依靠、關心的時刻,父親的現代角色應該是突破「嚴父」的形象,從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瑣事中,累積甜蜜的親子情感,同時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中國人都說「父愛如山」,父親對孩子的愛像山一般的深沉穩重,不易表露,容易被人淡忘。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多數爸爸只是不善於表達感情,也常常為了生計而忙,沒多花時間和孩子接觸,以至於子女不易察覺那種被關懷、被愛的感覺。往往要經歷多年「保持距離」的冷漠之後,在偶然的機緣中,才驚覺父親內心也深藏著一股濃厚的愛,或是在無意中察覺粗獷的父親也有心細的時候。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在各界表揚模範父親、新好爸爸的歡慶聲中,我們獻上崇高的敬意,並祝福普天下為養兒育女終年劬勞的父親們佳節快樂!
社論/祝福所有父親健康幸福
- 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