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舊碗公/張威龍

  • 2023-07-12

 小時候,家裡十幾口嘴巴要吃飯,真可說是食指浩繁,身為大家長的阿公,要維持一家的溫飽著實不易。

 俗話說:「樹大分枝。」人丁興旺,開枝散葉應該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在我國中時,分家後,因為台灣經濟起飛,勤奮的爸媽和三個姊姊終於攢足了錢翻修破舊不堪的「土角厝」(台語)。幾個舊碗公也捨不得丟棄,被從小養成惜物愛物的我給收了起來,報紙包一包,放進塑膠袋,塞在廚房碗盤櫥櫃下,歲月輾轉,日子久了,連我自己都忘了。

 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我也因為疫情關係短暫失業在家,閒著也閒著,翻箱倒櫃的清理打掃,「發現」了這幾個小時候使用過的碗公,驚訝、欣喜之餘,順手洗滌一番,邊洗還邊欣賞,往事歷歷,那一段艱苦的日子,大人們捉襟見肘,眉頭總是深鎖的窮困歲月……使我倍覺珍惜當下三餐無虞的日子。小時候到現在,五十來年了吧?仔細端詳,碗公色彩歷久彌新,充滿古樸之美。「東西別藏著,要拿來用呀!」老婆嘀咕著。「舊碗公能做啥呢?」現在不裝湯、不裝菜了,退休的老婆心思細膩的發揮巧思,拿來插花養草,我拿來裝水洗毛筆,更裝滿我一份永不褪色的童年,再一次洗滌那久遠的記憶……

 碗公底,有朋友說畫的可能是日月潭。真是無巧不成書。因為拍照時反光,像不像太陽、月娘,在波光瀲灩的日月潭中梳冼呢?

 我心想,懷舊的人是純樸善良,懂得感恩知足的。一只小碗公,我想起胼手胝足、遠去的親人,他(她)們都曾經為這個家,無怨無悔的付出,才有今天豐衣足食的我們。看著一只舊碗公,我的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激動,兩口溫泉緩緩流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