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孩子大多都很開心,許多家長卻很頭痛,因為不曉得如何為孩子安排適合的暑期活動。暑假對孩子來說,是可以暫時離開學校、體驗生活的好機會。如果家長可以協助小孩找到適合的活動、營隊、課程,讓孩子盡情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帶著孩子有計畫、有目標的規劃玩樂與學習的時間,讓持續學習也變成孩子的一項休閒項目,相信親子都能享受一個充實豐富的假期。
現在的升學之路,成績已不是最重要的。世界各國大學的選才標準,甚至也將暑期的課外活動、學生的多元學習能力列入評分標準。因此家長在為孩子安排暑期活動時,可以引導孩子依照興趣、傾向、性情,發覺自己的長處與需補強之處,為自己訂下學習目標、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藉此訓練孩子獨立、激發創意思考與團隊合作力,為孩子增添不一樣的生活視野,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興趣。
現在家庭結構以雙薪家庭為主,孩子放暑假了,父母卻要上班,暑假變成最傷腦筋的家庭作業,把孩子送到安親班、才藝班和各種暑期營隊,雖然無奈,卻也是多數家長最省事的安排。但如此安排,難免淪為學校課程的延伸,對孩子而言,只是把教室從學校搬到安親班或才藝班,仍是填鴨式的被動學習。家長在為孩子規劃暑假活動前,親子之間若能事先溝通,引導子女主動表達想法,即使只是每天在家裡,幫忙做一些收衣服、掃地等學期間沒空做的簡單家事,也能過得很充實。適當的放空,對孩子也是一種學習。
為維持每天的固定作息,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建立暑假的日常慣例表。當生活結構是清晰且可預測時,孩子會感受到舒適與安全感,且確立起床、用餐及睡眠的時間後,可以減少孩子想要測試界線的可能性,避免親子間的衝突。家長與孩子一起腦力激盪,安排每日要參與的活動,包括學習、遊戲與親子互動時間等。
暑假期間,小孩在家一直上網已經是普遍的現象。根據調查,暑假一到,孩子很容易長時間賴在電腦前,成為暑假宅童。稍不留意,甚至會網路成癮。因此,在網路盛行的e世代,父母親必須正視孩子過度沉迷線上遊戲及網路環境的安全性問題,避免對小孩成長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如果家長能夠多給予關注,鼓勵並陪伴孩子多利用暑假期間從事安全的戶外活動,相信小孩沉迷於網路的問題可以大幅降低。
暑假安排活動與學習,並不是要孩子每天和時間賽跑,用計畫填滿所有的時間,而是讓孩子除了做好必需要做的事情之外,仍然有時間去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最後獲得一個能兼顧課業與生活的美好狀態,而其中的重點就在於學會自律、做好規劃、澈底執行。
社論/善用暑假時光 親子共創美好回憶
- 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