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重要的民俗節日,在記憶裡,有很多關於過節的有趣回憶,偶而想起,內心蕩漾滿滿幸福。
龍舟競賽
家住北部,有一年端午節特別前往新店碧潭參觀龍舟競賽,當年參加隊伍非常踴躍,有來自美國、法國、印度、日本……等二十餘國,一百多支隊伍參賽,而且選手遍布各行各業及各年齡層,場面十分熱絡。
六月,北台灣陽光格外亮麗,我和內人駐足觀眾席,觀賞年度盛事,比賽即將開始,龍舟分批待命中,「砰!」槍聲劃破長空,咚咚鼓聲擂動,只見選手奮力划槳,龍舟快速前進,每艘龍舟的組成相當一致,有標手、舵手、鼓手各一位,槳手十八位,每一隊伍實力都旗鼓相當。加油聲、鼓聲此起彼落,大家眼光聚焦於競逐的龍舟;誰能勝出靠的就是體力、耐力和團隊精神。
龍舟划過水面,水花飄騰,當船身通過碧潭吊橋下,已進入最後衝鋒區,船頭奪標手準備摘旗。「奪標!」如雷掌聲響起,喜悅寫在獲勝隊伍的臉上。運動員的風度非常重要,落後的龍舟努力跟上,堅持到終點,觀眾均給予最熱烈掌聲;每一艘回航的龍舟通過看台,不論輸贏,都會整齊一致豎起船槳向觀眾致敬,泱泱風度贏得不少喝采。
相傳划龍舟,係由於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民眾競相划船要去救援,後來演變成紀念性活動;歲月變遷,龍舟競賽也成了國際性活動,足見民俗與運動的相結合,受到民眾高度肯定。
旅遊粽香
粽子,彷彿包覆著滿滿幸福滋味,每回旅遊看到較具特色的粽子,總會買幾個品嘗,享受生活小確幸。
新竹內灣是景色秀麗,洋溢客家風情的小鎮,造訪內灣,特別前往老街品嘗野薑花粽,老闆娘強調野薑花葉和糯米,可交織出特有的鄉野風味;當場買了幾個,粽子飄送淡淡的野薑花香,吃起來口感頗為特殊。
石門是北海岸的著名景點,在地粽子頗負盛名,有一回路過該地,在眾多商家中,選擇了一個老阿嬤的攤位購買,大粽子每粒三十元,小粽子十五元。內餡主要是瘦肉、菜脯、香菇等。和阿嬤交談得知她已九十幾歲,從年輕賣粽子到現在。我問她:「粽子怎麼賣這麼便宜?」她笑著回答:「看到大家吃得開心,我就很開心!」臉上流露出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樂。
石碇是北部賞景的勝地,有一回去該山城踏青,路過一家賣粽子的店家,招牌寫著「一粒粽」,碰巧店家拿出熱騰騰的粽子,特別前往嘗鮮,我問店家為何取名「一粒粽」?老闆告訴我:「我們希望每一粒粽子,都讓顧客能找到記憶中的懷念滋味……」店家的用心,讓人感到溫暖。
霧台是屏東著名的旅遊景點。造訪霧台,在路口看到一位阿嬤在販售類似粽子的食物,阿嬤告訴我,這是「吉拿富」,也就是原住民的粽子,圓長型外觀,內餡是豬肉、小米、芋頭……等,用月桃葉包裹,經過水煮三十餘分鐘,就可食用。當下買了幾個品嘗,美好滋味,至今仍飄泛在記憶裡。
傳統市場有時也可找到粽子的好滋味。住家附近的菜市場,有一家專賣滷味、粽子和蘿蔔糕的小吃店,老闆娘是從越南嫁到台灣的新住民。她二十歲嫁到台灣,認真學習台灣料理,考上廚師丙級執照,前些日子,內人向她買了幾個粽子,不但有菱有角,而且十分飽滿,道地的南部粽口味,非常好吃。的確,用心投入就能做出美食。
老媽牌粽子
旅遊各地,品嘗過各種粽子,但是一直在記憶裡飄香的,還是典藏母親手感溫度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綁粽子是全家人非常期待的時刻。我們小孩子主要的工作是清洗葉子和顧大灶。母親叮嚀我們粽葉內外都要洗乾淨。母親負責調料,通常內餡有豬肉、香菇、魷魚、花生米……等,母親包粽子的動作非常熟練,包出的粽子十分飽滿,而且大小相當一致。煮粽子的過程也很重要,我和二姐顧灶,老媽交代柴火熱度要保持平穩,而且中途不能打開鍋蓋,過了幾分鐘,鍋裡慢慢飄出粽香味,真叫人垂涎欲滴。
剛煮熟的粽子風味絕佳,打開熱氣蒸騰的竹籠,內心充滿對美食的期待,每次吃到母親包的粽子,心中總會蕩漾一股難以言喻的幸福感。
的確,能吃到有媽媽味道的粽子,多麼美好!「今年要不要回來吃粽子?」踏上軍旅之後,逢年過節經常要戰備留守,母親常會電話問我要不要回家吃粽子?腦海中浮現的儘是她慈祥而辛苦的身影。隨著年齡增長,母親體力大不如前,包粽子對她而言,已是相當吃力的工作;但她仍堅持要親自包粽子給家人吃,直至母親因坐骨神經痛,導致手腳無力才作罷。老媽牌粽子永遠是最好吃的粽子,因為它包覆著誠摯的母愛。
* *
歲月步履不斷向前推移,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特殊意涵,偶而回味一下,這些節日留下的回憶,內心滿是喜悅與感恩!
端午節美麗回憶/潘憲榮
- 2023-06-30